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几年,山东文登市海参养殖发展迅猛,由于集约化养殖模式的崛起,造成了外海海区及参池水的有机污染加重,故在生产中经常会出现海参的氨、亚硝酸盐中毒症。2005年4月份曾发现多起海参池水过肥,致使海参生长速度缓慢,海参不落池底(聚集在礁中),成活率低,发病率高以及中毒、死亡等现象,经多次调查和水质分析系硝酸盐超高所引起。为此,笔者认为海参养殖要加强水质的调节,慎防氨、亚硝酸盐超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充分认识亚硝酸盐的来源及危害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通常用溶解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水色和透明度来判断水质的好坏。要确保养殖水质长期维持在良好状态,让含氮有机物进行有效的转化是养殖成功率的关键之一。亚硝酸盐是亚硝态氮在水中很不稳定的中间产物,养殖水体中的含氮有机物,在水体中先转为氨态氮,再转化为亚硝态氮,也能在缺氧的情况下被反硝化细菌转化成分子态氨,但在海参养殖池内,由于定期使用消毒药剂,容易将有害菌和有益菌全部杀灭。造成氧气供应不足,往往导致消化过程受阻,这是海参养殖池水,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高的主要原因,其次是高温季节由于有机物质丰富,富营养老化,易出现大型藻类大量繁殖,形成水华,增加了池水有机物耗氧量和水体黏度,从而造成了硝化转过程受阻;再就是多年来未改造清淤的养参池,由于池底老化,放养密度大,有害杂藻太多,水质混浊的池塘,养殖池水最容易引起氨、亚硝酸盐超高,从而诱发海参疾病,轻者海参不落池底,生长速度缓慢,导致海参肿嘴、吐肠、化皮等疾病,重者会使海参血液中的亚铁血红蛋白被其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从而抑制血液的载氧能力,使海参呼吸困难,甚至中毒,窒息而死亡。
亚硝酸盐的控制范围
根据各种鱼、虾、蟹的养殖情况,亚硝酸盐转化亚硝态氮,其毒性因养殖品种的不同而异。为确保其安全,一般海参养殖水中的亚硝酸盐,应控制在范围0.1mg/l以上,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1mg时,海参红细胞数量的血红蛋白数量逐渐减少,血液载氧能力逐渐丧失,造成海参的呼吸受阻,出现病害、呼吸困难,引起不良反应,从而导致海参不摄食,影响其正常活动能力和生长速度;当水中的亚硝酸盐浓度达到0.5mg/l时,海参的某些新陈代谢功能失常,体力衰退,不落池底,集结在礁石堆中,很容易引起海参腐皮综合症的发生。
预防控制亚硝酸盐超高的方法及措施
如果海参长期处于高浓度亚硝酸盐的水中,会使海参新阵代谢功能失常,体力衰退,影响其正常活动和生长速度,防止亚硝酸盐超高的办法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定期注换新水。养殖时间过长的参池,淤泥的有机质太多,只要适当增加换水量,就能很快地降低亚硝酸盐的浓度,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换水效果不大,必要时清刷池底,并每亩投放30千克的生石灰,泼洒时注意用水稀释为生石灰浆,进行底质改良以保持良好的环境。
2.要时常观察水色的变化情况。春季水温在10℃~15℃是硅藻的繁殖期,底栖硅藻又是海参必需的生物饵料,底栖硅藻数量的多少、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海参的生长和成活率及产量。因此要选择好肥水时机,最好使用无机肥,保证底栖硅藻的大量繁殖,水色保持在黄褐色、黄绿色为好。夏季水温达到25℃~30℃时,正适合绿藻、蓝藻繁殖生长,当水色大量出现蓝绿藻时,要控制池水的肥度,并及时更换池水,并投放生石灰或沸石粉以降低有机物耗氧量和水体黏度,提高水体透明度。
3.要注意增加补充参池的溶解氧。池塘养殖海参与自然海区生长的海参其栖息环境和条件有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冬去春来,气温高于水温到气温逐渐超出水温,就会产生表层水温高,底层水温低,使池水水温分层形成,在参池底层1厘米~2厘米常常会出现缺氧状态,为保证和补充参池底部有充足的溶解氧,最好使用机械提水或开放增氧来增加池底的溶解氧,每天使用机械提水或开增氧机,每次增氧和内循环达到2小时~3小时,可使池水产生垂直流,会产生非常好的增氧效果。
4.投放微生物制剂。向养参池内投放补充微生物制剂,能清除抑制有害生物和有害藻类的生长和繁殖,为养殖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如光合细菌(PSB)复合益生菌等,每亩投放量为3千克~5千克。这些有益生物的形成,可分解水中过多的有机污染物,改善水体透明度,促进优良单细胞藻类稳定生长,让水色变得清、新、爽、洁。同时还对池底淤泥有分解作用,可去除池底臭味,消除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增加溶解氧,稳定池水酸碱度,消除环境恶化的根源。
南方渔网编辑:陈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