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池蝶蚌原产日本琵琶湖,日本以该蚌培育优质淡水珍珠产品享誉世界珍珠市场。近年来,我国主要淡水育珠蚌三角帆蚌因近亲繁殖,引起种质退化严重,育珠性能下降,育珠蚌抗病力低,培育的珍珠产品颗粒小、质量差,从而造成珍珠品位低,经济效益差。为此,我市于1997年底,引进池蝶蚌原种,1998年繁殖成功。经过6年多来的育珠性能及繁育、育珠技术研究表明:池蝶蚌壳间距离大,外套膜结缔组织发达、厚实,贝壳珍珠层厚且亮,肠内晶杆粗、长,抗病能力强,育珠蚌生长快、成活率高、珍珠生长迅速。与三角帆蚌育珠对比结果:珍珠生长速度是三角帆蚌的1.62倍,珍珠产品颗粒大、优质率是三角帆蚌的2倍多,珍珠销售价格比三角帆蚌高1/3、单蚌平均产值是三角帆蚌的1.63倍。池蝶蚌的育珠性能大大优于我国的三角帆蚌,被由国内知名水产、贝类专家鉴定为优质淡水育珠蚌源。2002年,抚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和抚州市洪门水库开发公司合作建立了池蝶蚌繁殖及育珠示范基地,再次对池蝶蚌的育珠技术进行了探讨,结果初报如下:
1 养殖水域的选择
1.1 水源: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能使养殖水域中长期保持微流水;水质清新,溶氧量高,无污染,水质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并具有较强的防洪、抗旱能力。
1.2 面积:3~10亩。
1.3 水深:1.5~2.5m。
1.4 水温:适宜水温20℃~35℃。
1.5 PH值:控制在中略偏碱性,7~8.3为宜。
1.6 营养盐类:水体中钙离子含量在10~15mg/L以上,且含有一定量的镁、硅、锰、铁离子等营养盐类。
1.7 饵料生物:水体中饵料生物丰富,以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浮游植物为主,再加上小型浮游动物和有机碎屑,水色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以30cm左右为宜,保持养殖水体“肥、活、嫩、爽”。
1.8 养殖水域周围:无高大建筑物,水中无水生维管束植物,保证水面光照充足;“三通”条件好。
2 手术预备蚌培育
第一阶段(1.5cm以前)的培育:钩介幼虫在寄生鱼身上发育成蚌苗后,脱落到用砖叠成(砖不固定,方便控制水深及小蚌出池时蚌的收集)、内用铺地膜、面积1~1.5平方米、深度15~20cm的培育池中,采取流水方式培育,放养密度为5万只/平方米左右。流水量随着蚌的不断长大而逐渐加大,以保证小蚌生长所需的饵料和氧气;随着小蚌的生长,分批向池中加泥,泥的厚度以小蚌刚好竖起而不被泥埋没为准,且每天洗池二次;进池的水随着小蚌的生长而逐渐增加肥度,必要时可适当增施豆浆以保证蚌生长所需的营养。当小蚌长至0.8~1.5cm时,出池转入第二阶段培育。
第二阶段(7~8cm蚌)的培育:采用40×40×10cm的网框,框底铺薄膜、铺泥,每框放养小蚌150只左右,每667平方米水面放养数量视水域情况而定,一般每667平方米放养1.5~2.5万只。放养小蚌前,应清塘消毒,加注新水,保持池水嫩爽;小蚌刚入框时,框内所铺泥的厚度视小蚌大小而定,随着小蚌的生长,分4~6次向框中加泥,当泥加至5cm左右厚时,停止加泥,开始慢慢向池中施肥和豆浆,并定期施用生石灰。养殖3~4个月后,即可长至7~8cm,此蚌去泥暂养10~15天后,可作为无核珍珠手术预备蚌。培育有核珍珠手术预备蚌,则撕去框底薄膜,除去淤泥,每框放养30~60只;10cm以后再分养,每框放养15~20只(也可采取翼部钻孔单吊的方式),加强水质管理,增加施肥、生石灰的数量,保持池水“肥、活、嫩、爽”,培育至14cm以上,作为有核珍珠手术预备蚌。
编辑:刘谦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