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定期消毒
为防止病害的发生,每半月使用1次消毒药物,如“参毒净”、“参鲆菌毒杀”、“颗粒溴氯海因”等,在低潮时全池泼洒,可起到很好的防病效果。在夏季高温季节,细菌及病毒繁殖旺盛,应7~l0天就消毒一次,可极大减少刺参发病的机率。
2.刺参烂皮病的防治
随着刺参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各种病害也随之而来,其中以烂皮病危害最大,成为影响刺参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此病又叫化皮病、溃烂病,从稚参、幼参到成参均可发病,稚参、幼参发病率明显高于成参,主要在夏季高温季节发生,具有传染性。发病的刺参体壁失去形状和弹性,皮肤溃烂,骨片散落,逐渐融化成鼻涕状的胶体,最后其躯体全部烂掉,只在附着物上留下一个白色的印痕。
稚参发生此病时:要马上分池,加大换水量,用“参鲆菌毒杀”全池泼洒,3个小时后换水,隔天再用一次。
成参发生此病时:应适度加大换水量,全池用“参毒净”、“参鲆菌毒杀”或“颗粒溴氯海因”消毒。并着人潜水入参池中,将病参收集起来,放养在小面积池中,用“参鲆菌毒杀”浸泡0.5小时后换水,隔天1次,连用4次。如果是因外界水源污染引起的烂皮病,应立即停止换水,使用“活化利生素”、“益菌多”或“双效底净”等微生物制剂改善水质,待污染解除后方可换水。
随着海参养殖及开发应用的广泛开展,海参养殖作为一个新兴的产业,为我国水产养殖结构调整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海参养殖还处于发展阶段,我们仍面临着养殖技术和病害研究的落后、管理经验的不足、病害问题日渐突出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加大力度开展相关内容的基础性研究,以此带动海参养殖技术的提高;另一方面应加强疾病研究,建立海参疾病档案,提高疾病诊断技术,形成系统的防治措施,为海参养殖的稳产高产保驾护航。
南方渔网编辑:陈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