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山东省威海三大渔业基地建设成效显著的表现如下:
水产品基地建设。
山东省威海市新增精深加工车间40多万多平方米,新增海带、裙带生产线近20条,开发新产品50多个,园区的承载、辐射和带动作用进一步突出。新增“好当家”、“泰祥”两个全省名牌产品,水产品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增加到8个,在全省排在首位。
以海参产品为代表的一批海洋健康食品通过媒体、户外广告、聘请代言人等方式,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有效地提高了产品知名度。通过欧盟和HACCP认证的认证企业分别增加了3家和5家,总数发展到11家和32家,进一步拓宽了产品出口渠道。全市出口水产品17万吨,创汇4.03亿美元,创汇额增长32%。精深加工实现产值93.5亿元,增长30%,占加工的比重达到67%。
名优养殖基地建设。
在养殖模式上,继续推广池塘养参、筏式养鲍、海胆吊养以及池塘养海蜇、虾贝混养、藻贝混养等高效健康养殖技术,全市新增虾池养参1.5万亩、工厂化养鱼近20万平方米、深水网箱83个,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养殖品种上,新增海参养殖3亿多头、鲍鱼1亿多头。地中海鳎、黑石斑鱼等人工育苗取得成功,丰富了养殖品种构成。以海参、鲍鱼、海水鱼为主的名优养殖比重达到64%。
远洋渔业基地建设。
在巩固大洋性鱿鱼钓、金枪鱼钓作业方式的同时,努力探索竹荚鱼拖网、鱿鱼拖网作业方式,重点抓了朝鲜东海岸海域项目、北太平洋海域项目的实施。组织外派远洋渔船185艘,比去年增加46艘,巩固了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远洋渔业的发展,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近海捕捞强度,促进近海资源的恢复,而且为加工业提供了新的原料来源,为渔民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极大地加快了渔业外向化进程。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