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江苏河湖众多,地处长三角地区、上海经济圈的核心位置。江苏立足于这些良好的基础条件,坚持差别化竞争、特色化取胜的策略,充分挖掘和发挥江苏渔业的比较优势,彰显江苏特色,突出高效发展,努力把资源、区位、经济和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为实现“两个率先”、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贡献。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从注重传统的养殖业和捕捞业内部结构调整,向构建一、二、三产和谐发展的新型现代渔业产业结构转变。加快突破水产品加工,着力培植规模加工企业,开辟新的加工领域。全省水产品年加工量和产值均比“九五”期末翻了一番。积极引导各地挖掘渔业和渔区丰富的休闲、观赏、旅游资源,不断开发渔业文化内涵,大力发展集餐饮、观赏、娱乐等于一体的休闲渔业,拓宽渔业发展领域。据初步统计,全省仅垂钓、观赏鱼方面的休闲渔业直接产值就达5亿元,成为渔业发展的新亮点。
着力优化生产布局。通过项目示范、典型引路,积极引导资源、技术、资金等向优势产品、优势产区、优势产业集聚,逐步构建具有明显区位优势、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渔业产业带和产业区,已初步形成了沿江特色产业带、沿海产业带和太湖周边地区、里下河地区、洪泽湖及淮北地区、大中城市周边地区的“两带四区”的格局,虾蟹经济圈、江鲜产业带、海洋渔业经济板块、地方特色小品种养殖区等具有江苏特色的产业优势逐步显现。
依靠科技培育主导品种。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培育河蟹、虾类、经济贝类、藻类、珍珠、观赏鱼、特色鱼类等八大主导品种,努力做大特色产业规模,做强特色产业优势。重点组织实施了水产品种、技术、知识更新三项工程,“十五”期间,江苏累计投入省级财政资金1.4亿元,组织实施渔业三项工程项目412个。通过项目实施,加快了品种改良与养殖模式创新,推进了基地建设和产业化开发。几年来,全省共有20多项渔业科技成果获部省级以上奖励,其中“长江水系中华绒螯蟹品种更新与健康养殖技术”获江苏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
去年在农业部的支持下,围绕河蟹等优势品种,实施了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试点。目前河蟹已由初期产值2亿元的小品种发展为超百亿元的大产业,产量约占全国的一半左右,市场覆盖香港、台湾和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成为江苏渔业影响力最大、优势最显著的品种。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克氏螯虾等内陆养殖的虾类年产量达20多万吨,产值40多亿元,成为继河蟹之后江苏渔业又一新的增长点。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