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采取“预、防、治”相结合的防治策略,以早期诊断为基础,依据对虾白斑病的发生期、流行特点,采取针对性强的综合防治措施。
病害诊断:a.对虾白斑病病毒检测。采取PCR法、酶联免疫法和核酸探针法,检测对虾活体携带或感染白斑病病毒情况。并在发病前20-40天作出预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b.对虾白斑病临床诊断:为头胸甲是否容易剥离,头胸甲上是否有白斑是判断白斑病的可靠体征。早期白斑病在头胸甲上可见到针尖样大小白色斑点,数量不多,不易观察到,此时对虾胃内还充满食物,头胸甲不易剥离。中晚期白斑病白斑大且连成片,严重的全身甲壳都有白斑,胃内空无食物,头胸甲容易剥离。
病害预防:对虾白斑病高发期在每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一般对虾个体长到5-6厘米时,在发病高峰期来临之前,采取必要措施能有效降低发病率。a.利用对虾白斑病病毒检测技术对养殖对虾进行抽样检测,提前预警,制定防治措施;b.对养殖水体进行严格消毒,或使用生物制剂改善养殖水质,减少病害发生;c.加强养殖管理。科学选择饲料和投喂,防止野生甲壳类动物进入养殖池。d.选用维生素制剂或中草药制剂等免疫增强剂添加到饲料中内服,提高对虾的抗病毒的能力和免疫能力。
病害治疗:对虾白斑病发病初期,用内服药治疗为主,结合水质改良及水体消毒等辅助措施。先使用抗病毒药、抗菌药、保肝护胆药和维生素类等处方、非处方类药物控制疾病。其次使用水质改良剂和水体消毒剂,削弱水中病原体的活力和避免继发二次感染。发病中后期,治疗意义不大。
常用药物:水质改良中常用含氯、碘或含碘消毒剂;抗病毒化学药物常用的有碘、吗啉胍;也可使用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的维生素族类、微量元素、氨基酸、非蛋白氮、寡聚糖类化学药物或者选择使用抗病毒、增加免疫功能的中草药如板蓝根、苦地丁、杜仲、山药等。
适用范围:我国沿海养殖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等品种的对虾养殖地区。
注意事项:要求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般在发病初期70%以上对虾还摄食,可用药救治,如果大多数对虾已不摄食,则无法治疗。此外,一定要注意在用药前作药效实验,否则见效慢,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南方渔网编辑:陈珍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