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清池 清池是消灭池内敌害生物、改良池底环境、保证虾苗入池后政党生长以及减轻日后生产管理压力的关键措施之一。其内容包括清淤整池、池底改良和消灭敌害等三个方向。 (1)清淤整池 收虾结束后,立即检查池底黑淤区的范围和深度,敞开水闸,通过自然潮水或机械提水,对量进行反复冲涮。冲涮过程中应不断搅动池底,尽量靠水流带走部分污物,然后封闸晒池。晒池时间因地区差异和生产要求不同而长短不等。总的原则是越长越好。待池底晒至龟裂,能够进入人力和机构作业时,再进行彻底的清淤,将黑泥层及所以杂物清出池外。对一些污泥较厚且积水难以排出的区域,可采用泥浆泵等将其吸到池外。要注意清出的污染物最好搬至远离池堤的地方,以免来年或下茬养殖时再度被冲入池内。池堤的加固、闸门的维修等整池工作,可结合清淤同时进行。 (2)池底改良 主要做法是在清淤之后,向池中均匀施放生石灰、磷酸矿石粉、炼钢炉渣、白云石或珊瑚粉等,用拖拉机或其他机具胡池底进行翻耕,并将其整平压空。目前,利用生石灰等对池底进行改良,已经为各地养虾者所分认。尤其在池底污染严重、酸性较大的池塘更为必要。这是因为生石灰遇水后可生成氢氧化钙,这种碱性物质可中和池内酸毒,调节池水的pH值,并兼有杀菌、抑菌和促进池底厌氧菌群对有机质的矿化等作用。生石灰的具体用量视池底酸性情况而定,在土壤pH值为5时,一般每公顷需加1.5吨,通常每公顷可使用200-300千克。 (3)消灭敌害 包括消灭捕食性生物(如瑕虎鱼、鲈鱼等)、竞争性生物(如白虾、厚蟹等)和致病生物(如细菌、病毒、真菌等)等。这些敌害在放苗之前必须加以清除。常用清除药物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如表21。实际上,经过上述清淤和池底改良后,绝大多数的较大型敌害生物(如杂鱼、虾等)已基本消灭,底土环境也得到了初步改善。但池内仍有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的存在。为了防止或减轻其日后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威胁,在完成上述两步骤后,还要对池塘进行一次彻底的带水消毒。方法为:在翌年奏或放苗前一个月,开闸进水30厘米左右,将漂白粉、漂粉精、次氯酸钠、二氯异腈尿酸钠、二氧化氯或者氯苄烷胺等含氯消毒剂均匀泼洒到池内,再经充分搅水并泼洒池堤,2天后即达消毒目的。上述药品的用药浓度分别为:漂白粉、漂粉精和次氯酸钠均为5×10-6×指有效氯),二氯异腈尿酸钠为3×10-6~5×10-6(全药),二氧化氯2×10-6~3×10-6,氯苄烷胺1×10-6~2×10-6。用时任选一种。消毒前应安装滤水网,避免用药之后敌害生物从闸门缝隙再次进入池内。 水草(如沟草)和青苔(刚毛藻、丝藻、浒苔等)等杂藻在养殖池中大量繁殖,不仅能占据对虾活动空间、缠绕致幼虾,而且由于他们可吸收水中大量营养盐,影响浮游植物繁殖而使池水变清,死亡时又会大量沉底、腐败污染池底和水质,影响对虾生长。因此,清除杂藻也是不可忽视的工作。翻耕池底用土埋压可收到一定效果。但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对往年杂草、杂藻繁生的虾池,在开春后抓住时机,纳入适量新鲜海水,诱发它们萌发,然后用漂白粉2×10-5或五氯酚钠3×10-6~4×10-6灭杀。青苔还可用硫酸铜7×10-6~8×10-6、扑草净2×10-6~3×10-6灭杀。 饵料生物培养 基础饵料生物是指养虾池内自然生长以及人工移植后繁衍的各类对虾饵料生物的总称。通过采取向池中施肥、添换水、甚至投喂一定食物等手段,创造有利条件,促进这些生物不断繁殖、生长,通常称为基础饵料生物的培养。在养虾池中提早培养基础饵料生物,是充分利用池塘的生产力,解决对虾前期饵料,降低生产成本,促使对虾快速生长和减轻水质污染,预防虾病发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技术措施,也是养虾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艺环节。基础饵料生物可分为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浮游植物、滤食性桡足类、卤虫、糠虾、各类无脊椎幼物幼虫、箭虫等;后者主要包括多毛类(如沙蚕)、端足类(如蜾蠃蜚)、有孔虫和微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等。 繁殖饵料生物的时间一般从放苗前一个月左右开始,也可根据当地水温高低、水体的"肥瘦"情况及饵料生物的繁殖特点等灵活掌握。纳水时水闸外闸槽安插1.0厘米左右大目平板网拦截浮草等杂物,内闸槽安装60-80目、长度为8-12米的锥形筛绢网过滤海水。锥形滤网的网框与闸槽、闸底的接触必须严密(缝隙可用麻线、棕丝等塞严)。 (1)浮游生物的培养 目前采用的方法一般是在清池后首先进水20-30厘米,覆盖池底,而后向水中施肥,促使单细胞藻类及桡足类等浮游生物迅速繁殖。以后随着水色的变浓和透明度的降低,逐步添加适量新水,并不断追肥,至水深达到50-70厘米放苗要求时,使池水透明度稳定在30-40厘米,水色呈褐色、黄褐色、绿色或黄绿色等。有的地方在放苗后至对虾体长达6厘米前,仍根据水色和透明度实际情况继续施肥。肥料有鸡粪、牛粪等有机肥和硝酸铵、磷酸二氢钾等无机肥。新建池和土质偏酸性的虾池,以施有机肥为主,每公顷可施300-400千克。宜分2-3次投入(施前最好经过充分发酵,以免污染池底);老虾池则以施化肥为主,每次施氮肥浓度为2×10-6~4×10-6,磷肥2×10-7~4×10-7,前期每2-3天主季肥一次,后期7-10天施肥一次。当池水透明度到达30厘米以下时,停止施肥。有机肥具有肥效发挥慢,但肥效期较长的特点。无机肥虽然肥效快,但持效期较短。因此,为了保持池内水色的稳定,可采用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 值得指出的是:虾池中繁殖的单细胞藻类虽不能被对虾直拉摄食利用,但其在养殖过程中却始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好处至少有三:首先是单细胞藻类可直接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将营养盐等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生物被浮游动物等所食,而这些动物又是对虾的优质饵料;其次是可吸收氨氮和二氧化碳等代谢产物,放出大量氧气,增加池水的溶氧量(通常虾池水中溶氧含量的89%是由单细胞藻类产生的),改善池水环境,这是对虾赖以生存和旺盛生长的重要保证;第三是减少池水的透明度,为对虾的栖息与生长创造比较安静的隐蔽环境等。有人报道(陈马马,1992),金藻还可抑制弧菌的生长。因此可以说,进行光合作用的单细胞藻类,是养殖池内维持生态平衡、改进环境质量和提供其它饵料浮游动物营养所必需的,海水中维持一定密度的单细胞藻类对养殖有利。一般认为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比较适宜。但在不少海域,由于富营养化等原因,海水内单细胞藻类的组成和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有时候有毒的赤潮种类--甲藻类的裸甲藻、膝沟藻等会占有优势。它们对养殖对虾有毒害作用。因此在纳水时,特别是首次纳水时一定要提前做好海水生物构成的监测,防止盲目进水。一旦这些种类在池内形成优势,必须将其排掉,重新纳水施肥,培养有益种类。 池水的颜色和透明度常用以反映浮游生物组成和生物密度以及海水质量好坏的标志,例如硅藻类为优势种时,水体常呈褐色和黄褐色;绿藻类为主时呈鲜绿色和黄绿色;金藻类为主时则呈金黄色。这些颜色通常被认为是较好的水色,应通过施肥和添换水等措施加以维持。施肥量和进水量的大小及次数,生产中主要根据水色和透明度适当加以调节,一般宜少量多次。不同的单细胞藻类的生长繁殖速度与水体内的氮、磷比例有密切关系。如一般认为氮磷之比为20-30∶1时能促进硅藻类的大量繁殖,而1∶1时则能促进鞭毛藻(包括有毒甲藻)的繁殖。为了防止后一种情况的出现,在施肥时磷的比例不宜过大。如果施肥繁殖后正常的水色突然变清,或出现异常水色,可能是由于繁殖过度,环境变恶,有些单细胞藻类死亡下沉所致,此时应彻底更新池水,重新施肥繁殖。也可从邻近水色较好的池塘分水接种的方法以缩短培养时间。 (2)底栖生物的培养 包括池内小型底栖群落的繁殖和移植蜾蠃蜚、沙蚕等基础饵料生物。 ①池内小型底栖群落繁殖 小型底栖生物群落又称为"褐苔"或者滩面"活性生物软泥"。国外又叫"Lab-Lab"。是池底表面繁殖生长的一层以底栖单细胞藻类和有机碎屑为主的小型底栖动植物的混合体。其中经常出现的有硅藻、线虫、有孔虫、小型多毛类、软体动物幼体、以及猛水蚤、端足类等小型甲壳动物、苔藓虫和异养细菌等。这些组成生物的营养价值比较全面,是幼虾的较佳饵料,也可以充当体形较大的对虾饵料生物的饵料,因此是比较理想的繁殖对象。其中以褐色(硅藻为优势)的饵料价值最高,绿色,特别是兰色效果差。因为兰色主要是以兰藻(颤藻)为主,有毒性,且易与池底分离,飘浮水面燕腐烂,影响水质,不适宜于对虾养殖。 繁殖小型底栖生物群落的水深宜在40厘米以内(以利光线透到池底),水温15-25℃,盐度0.015-0.030的范围,土质为具有一定硬度的粘性土壤。繁殖方法为:先按常规要求清池,晒干并压实池底,然后按每公顷300千克的用量在池底撒有机肥,之后再注入新鲜海水15-25厘米,以后每隔一周追肥一次,同时逐渐加水,直到池底出现理想的颜色为止。群落形成后晴天可以发现表面有一层由于光合作用而形成的致密气泡。据张伟权(1983-1985)等试验,采用上述方法饲养中国对虾时,虾苗的早期生长较快。在完全不投饵的情况下,每公顷放养体长0.7厘米的虾苗22.5万尾,两个月内平均体长达8厘米,不仅远远高出当地同样放苗密度虾池的对虾生长速度,而且节约了生产成本。 由于池内繁殖小型底栖生物群落与池内繁殖浮游生物群落的操作内容基本相似,即也包括清池、纳水、施肥等几个方面,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通常是把两者结合起来同时进行,一般可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底栖群落形成后,注意不要搅动,以免大量浮起,经风吹聚集于池边下沉腐败而败坏水质。 ②池内底栖基础饵料生物的移植 在放苗前从海滩、盐场贮水池等处采捕蜾蠃蜚、沙蚕、沟虾等底栖生物放入池内使其繁殖,是为对虾提供优质饵料的又一重要措施。蜾蠃蜚是甲壳动物端足类中的一个繁殖量大、繁殖期长、生长速度快的种类。体长一般1-2厘米,在我国南北各方均有分布。主要穴居在潮间带的泥沙土中,以潮河入口处的河床两侧最为密集。北方每年3-4月开始大量繁殖。移植方法最好是在它们的密集区,用密眼挂子网或手张网随潮待捕,也可铲土10-15厘米,连同泥土一起将其移入池内。每公顷移放量7.5-15公斤。蜾蠃蜚以有机碎屑或底栖硅藻为食,移入后只要崐适当施肥,2个月后数量可增加到原来的上千倍。据江苏赣榆县有关资料介绍,当地移植蜾蠃蜚作为对虾饵料,在完全不投饵料的情况下,仅45天的时间,对虾体长就由原来的不足1厘米增加到8厘米左右,效果十分显著。 将环节动物多毛类中的日本刺沙蚕和双齿围沙蚕等移入池内繁殖,作为对虾活饵料已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移植方法是在沙蚕的繁殖季节(北方2-6月份),以每公顷50-75千克的数量,将其亲体从自然水域中捞入池中任其自然产卵。也有采用人工受精的方法,培养幼体至疣足幼虫或刚毛幼虫阶段放和养虾池中。近几年来,山东半岛南部的一些地区,在早春沙蚕的繁殖季节,开闸纳水,将沙蚕的受精卵或幼体引入池内进行培养,以作为对虾的饵料。其培养方法是:封冻前清池并翻耕疏松池底,翌年2-3月(阴历正月至二月),观测沿岸潮水中是否有沙蚕卵出现。当发现卵子达到一定数量(通常每立方水体几千至几万粒)时,开始纳潮进水。纳水时采取勤纳少纳、纳潮头水的方式(潮头水卵子及幼体数量大),每个大汛潮期间纳水至少2-3次。纳水后即开始施肥繁殖单细胞藻类,并检查池中卵子及幼体密度。当卵子和幼体数量达到要求时,保持一定水位,根据水色情况不断进行追肥,促进单细胞藻类的繁殖,保证沙蚕幼体摄食需要。沙蚕幼体在水中营一个月的浮游生活后便落滩潜居,此时还要根据潜居的密度情况,适当投喂花生饼粉、麸皮、瓜面及配合饵料的下角料等,以满足消蚕生长的物质需要,提高成活率。通过上述方法的培养,到沙蚕长至3厘米时,每平方米池底其密度高者可达万尾以上。 在池内繁殖沙蚕作为活饵养虾,可促进对虾的快速增长,降低饵料系数,尤其在8、9月份的高温季节对虾个体达到一定规格时会大量捕食沙蚕,可节省为了促长而投入的鲜饵量,减轻池水污染,起到防病效果。另一方面,由于沙蚕可消耗对虾的残饵、粪便等池底有机物,净化了水体环境,有利于对虾的生长。但沙蚕体形较大时能掠食对虾小苗,因此培养沙蚕的虾池,最好放养2-3厘米的暂养苗。 ③卤虫的移植 卤虫又叫盐水丰年虫。我国大多数盐田中均有分布。卤虫以有机颗粒、细菌、单细胞藻类等微小生物为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在低氧、高盐和高氨氮的水体内正常生活。卤虫的生长繁殖速度极快。从幼虫到性成熟只需20天左右,体重可增加500多倍,每隔5-6天便可产卵一次,每次产卵量可达50-100粒。另外由于具有营养价值高、游泳速度慢、很易被对虾捕食等特点,因此也是较为理想的移植对象。 卤虫的移植有直接投卵法、投放幼体法和投放成体法等。直接投卵有孵化率不高的缺点。通常多采用投放幼体的方法。即在水温30℃左右、盐度0.025-0.030、pH值8.0-9.0、光照度1000-2000勒克司、孵化密度每立方2-3千克、连续充气的条件下,将冬卵孵化出卤虫幼体后,再将它们投放到养虾池中。投放成体是人盐场蒸发池内捞取怀卵的卤虫成体直接投入虾池。此法移植繁殖速度较快,效果最好,有条件的地方应尽量采用。 虾苗放养 虾苗的质量、大小、运输及放养操作等各项工作,都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着养殖产量和效益的高低。因此应十分重视虾苗的放养。 (1)虾苗的质量鉴别 用于养成的虾苗,全长应全部达1.0厘米以上,其中斑节对虾苗种全长必须达1.3厘米以上。除体长标准外,健康的虾苗虾体肥壮、游泳活泼;肢体清洁、不粘脏物;第一触角两条触须并拢、尾肢呈扇形大开;用水瓢取苗并将水打旋后,虾苗能逆游并迅速游至瓢边(斑节对虾黑壳苗有附壁行为,会紧靠瓢边静止不动)。个体细长瘦弱、对刺激反应迟钝并无力弹跳、肝脏和消化道白浊体色发红、肢体挂脏等均属不健康虾苗。另外,为了防止带病毒虾苗入池,给日后的养殖生产造成损失,有条件的地方,首先应对虾苗进行检疫。 (2)虾苗的放养 虾苗的放养目前有直接放养出库苗和放养经中间培育的暂养苗两种方式。对离育苗场距离较近、池塘条件较好、苗种规格较大、养殖人员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单位,可采取直接放养出库苗的方式,以利虾苗前期的快速生长。一般情况下,则应放养经暂养的大规格苗种,以便准确掌握池中存虾数量,为养殖期间的准确投饵和正确管理打下基础。虾苗的放养,应把握好如下几方面的技术环节。 ①养成池水深应达50-70厘米,水质肥沃,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池水呈褐色、黄褐色或黄绿色等正常颜色。水体中含有裸甲藻等有毒藻类,池水清沏见底,丝藻、刚毛藻等大型藻类和水草大量繁生的虾池不宜放苗。 ②池水的温度、盐度、pH值等各项理化指标必须在适宜范围之内。 如中国对虾放苗水温宜在14℃以上,遇寒潮袭击时可短时间低于14℃,但必须在12℃以上;日本对虾的放苗水温应在15℃以上。墨吉对虾、长毛对虾的放苗水温应在20℃以上,斑节对虾则最好在25℃以上。在虾池水温过低时,可采用塑料大棚温室(通常在虾池中一侧建造或在背风向阳的滩涂上建造的土地)过渡。放苗时,育苗池与养成池温度应尽量相一致,最好不要超过3℃。 目前我国养殖的对虾种类,对盐度的适应范围大都比较广。如斑节对虾在渐变的条件下,甚至可忍耐0.002-0.075的盐度范围,中国对虾也能在0.003的盐度下正常生活。但由于通常育苗场育苗时的秒水盐度一般在0.030左右,因此虾苗放养时,养虾池水的盐度应尽量与育苗池盐度值相近。通常盐度差应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这样不仅能够做到安全放苗,而且可使虾苗在适宜的条件下快速生长。在盐差较大时,应对虾苗进行过渡驯化处理或对养虾池水的盐度进行调整。但值得指出的是,虾苗的驯化应采取逐级渐变的方法过渡,每次的梯度变化要求在千分之三左右比较适宜,间隔的时间最好能在几小时以上,通常24小时内可过度千分之十的盐度差。斑节对虾成虾生长的最适盐度虽然在0.012左右,但育苗时的盐度却在0.030左右,所以刚放苗时的盐度也应在此值左右,放养后经过一段时间,再逐渐添加淡水调至适宜范围,促其生长。 对虾放苗时的pH值范围一般在7.8-8.7之间,墨吉对虾和长毛对虾可放宽到7.5-9.0之间,超过高限时,可采用换水的办法解决,低于低限时,特别是一些酸性较强的池塘,可采用加入生石灰或珊瑚粉等加以调节。 ③进行虾苗试养和二次计数 虾苗运输过程中,由于不投饵,难免会有互残现象发生,特别是经长途运输和个体大量蜕皮时更为如此。因此在入池前再次计数是很有必要的。常用的计数方法有容量法、重量法等(见第二节)。放苗前在做好水温盐度、pH值等水质因子监测的同时,还应进行"试水",即先取池水放进数尾虾苗试养,证明池水确无问题时再购苗放养。虾苗运回后,最好能将其放入已在池内架好的网箱内(20-30目)暂养4-5小时(但不能过夜),待虾苗适应该池水环境,淘汰弱残虾苗后再准确计数入池。放苗应选择风和日暖的日子,同时注意在上风向放苗,避免虾苗被风浪打到堤上受伤或死亡。一个养虾池的虾苗要尽量一次性放足,避免因放苗时间不一而出现对虾大小不齐。虾苗放池不能采用泼撒法,而应连桶浸入水中,然后逐渐倾泻。塑料袋运苗时,为了防止温差过分悬殊,宜采用飘浮法,即将密封的运苗袋先置放在虾池水内飘浮一段时间,待袋内外水温逐渐接近时再开袋逸苗。 ④要合理进行放苗 确定合理的放苗密度,是虾苗放养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工作。放苗太少,虽然对虾规格大,但产量低,不能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相反,若放苗过多,有时虽可取得较高产量,但对虾规格往往偏小,产品质量低,掌握不好会出现水质恶化,导致疾病发生甚至缺氧浮头死亡,结果适得其反。因此,放苗密度合适与否,直接关系到养虾生产的成败。放苗密度的确定,应根据池塘的负载能力(如面积太小、水深和水交换能力)、管理水平(如饵料的种类、质量、数量以及经济、技术力量)、养殖种类生物学特点、计划单位面积产量与商品规格、虾苗质量、预计市场价格、历年养殖成活率等多方面因素结合加以考虑。其经验计算式为: 放苗密度(尾/公顷)=计划每公顷虾产量(千克)×计划每千克商品虾尾数/预计养殖成活率(%) 表22中数字为中国对虾池塘养殖不同条件下的放苗,可供各地对虾养殖放苗时参考。 需要注意的是,当今我国的池塘养虾大都属半精养类型,很少设增养机等充气设备,人控条件较差、改善池水溶氧水平、消除水中有害物质的措施主要靠大量的池水交换。由于池内污水的大量排出,必然对池外养殖水域带来污染,造成整个养殖水域环境质量的下降,严重时会导致海区水体富营养化,甚至赤潮生物大量出现,进而又危及养虾生产。所以在养虾生产中一定要克服以密度保产量,不顾生产条件而盲目多放苗的错误倾向。正确的做法应是因地制宜,适量放苗,维持好池内生态平衡,通过提高养殖对虾的成活率和产品规格,来求得养殖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3)虾苗的中间培育(暂养) 中间培育又称中国暂养。是指将体长较小的虾苗(如体长0.7-1.0厘米出库苗)放入较小的池塘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高密度饲育,使其长成2.5-3.0厘米后,再移入养成池继续养殖的一种过渡性生产措施。 ①中间培育的优点 中间培育的优点至少有如下四点:一是可以选优汰劣,保证二次放苗的质量。中间培育池的面积一般不大,水质条件容易控制,也利于集中投饵和加强管理,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早苗放养往往受气温条件的限制,利用塑料大棚保温法进行中间培育,可解决上述矛盾。更重要是为北方地区开展二茬虾养殖提供了可能;二是方便中、后期对虾养殖管理。经过中间培育的虾苗,再次计数准确率较高,加上体形较大,对抗御水环境压力和躲避敌害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存活率相对稳定,可以比较崐准确地估计池中存虾数量,正确的进行投饵和控制换水;三是有利于养成池内基础饵料的繁殖生长。由于中间培育推迟了养成池内虾苗放养的时间,为彻底清池和繁殖池内基础饵料生物赢得了充分的时间;四是减轻养虾池内有机污染的压力。由于虾池养成期缩短,由养殖而带来的污染威胁也大大减弱,有利于延缓养虾池内对虾发病的时间和池体"老化"的进程,对养殖区的水环境保护有利。 ②中间培育的方法 中间培育池多为土池,分敞开式和加棚盖式两种。以培育大规格苗种以便养殖期间准确掌握苗数为主要目的常温中间培育,一般为敞开式,直接利用面积较小的养成池。其总面积占养成池总面积的1/10-1/5。但要求池底坡度较大,能顺利的排干池水。排水闸门应安装可安插接有网箱的锥形袖网,以便收捕虾苗。此法培育一般每公顷放苗150-250万尾。放苗前应施肥繁殖基础饵料生物。放苗后逐渐添加新水,并根据水质情况适当换水,使水深保持至0.6-1.0米,水体透明度保持在30-40厘米,其它水质理化指标控制在适宜范围之内。培育期间的投饵时间、数量与种类,可视基础饵料生物繁殖多少确定和调整。饵料投喂以鲜活为主(如切碎的鲜贝肉),可辅以微粒优质配合饵料。鲜活饵料的日投喂量大体占对虾体重的100%-150%,配合饵料占8%-10%。采取勤投少喂的方式。一般分6-8次投喂。经约20天的培育,虾苗一般即可长到2.5-3.0厘米而移入养成池养殖。 在较小的土池上方用加罩塑料大棚的方法,建成简易温室(简称塑料大棚)进行虾苗的中间培育,是90年代以来不少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普遍应用的新技术。这项技术的最大特点是,可提早育苗并放入棚内暂养,待养成池水温达到放苗要求时,及时移出放养已培养至2.5-3.0厘米的大规格苗种,能使对虾在病害易发的高温季节到来之前达到商品规格而出池,避免钷减少生产损失,并且可实现两茬养殖,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同时还可增加育苗生产茬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塑料大棚的构造一般为面积0.1-0.3公顷,长条形,横向垮度在30米以内,深度1.5米左右,有效水位1.0-1.2米,棚顶与池底的距离2.5-3.0米。塑料大棚可建在养虾池的中心沟或环沟内,也可在池外的滩涂上择址。不论建在何处,都应遵循坚固耐用、操作方便的原则。因此应尽量建在背风向阳之处。棚盖宜成弧形,用宽幅较厚的透明塑料布覆盖。池中每隔一定距离应打入木桩(或其他桩)支撑。为了保持池内水质良好,棚内土池两端分设进、排水口,并设置充气设备。池底还应平坦并有一定斜度,以保证池水能迅速排干,顺利出苗。 利用塑料大棚培育虾苗,由于水温较高和充氧条件较好,每公顷可放养虾苗1500万尾以上。通常3月中旬(或更早)即可入棚,投喂卤虫、鲜贝肉等鲜活饵料、经20-30天的培育,体长可达3.0厘米以上,成活率达60%以上。 ③中间培育的出苗 目前中间培育虾苗的出池规格一般在2.5-3.0厘米。操作比较方便。取苗的方法是用长袖网箱。网箱大小为2米×1.5米×1米(高),网目大小18-20目。可与袖网相接。开闸后虾苗集于网箱中(网箱要有1.2-2/3没入水中),到达一定密度后用手操网捞出。用重量法计数后便可转入养成池。中间培育池经高密度的虾苗培养后,池底已有不同程度的"老化",必须经过重新清池消毒和肥水培养基础饵料,才能继续使用。 饵料及其投喂 饵料是对虾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根据对虾的食性与营养需求,选择适宜的饵料品种,采用正确的加工方法,进行科学合理的投喂,是对虾养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养虾成败的关键。 (1)对虾的饵料种类 对虾属杂食性动物,可供其摄食的饵料种类较广。从大的方面来分,有动物性饵料、植物性饵料和人工配合饵料等。按习惯称法,又可分基础饵料、鲜活饵料、干品饵料及配合饵料等。基础饵料是池塘中自然繁生或通过人工施肥繁殖和移植培养起来的一些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在繁殖基础饵料生物时已述及)。由于它们的种类繁多,营养全面,在养殖初期乃至整个对虾养成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鲜活饵料则多为人工采捕的无脊椎动物和低值小型鲜杂鱼等。如软体动物中的兰蛤、肌蛤、四角蛤蜊、中国蛤蜊、鸭嘴蛤、蛤仔、贻贝、头足类、昌螺、河蚬、拟沼螺和田螺等;甲壳动物中的卤虫、桡足类、端足类、糠虾、磷虾和小杂蟹等;鱼类中的梅童鱼、青鳞鱼、斑祭黄鲫、沙丁鱼等。贝类、甲壳类蛋白质及维生素等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且对虾最喜摄食,消化吸收营养转换率高,是养虾生产中最好的对虾饵料。在资源比较雄厚、养虾条件较好的地区,应适当地增加其投喂比例,这是促进对虾生长,不创造高产的重要保证。低值小杂鱼直接投喂对虾,虽然效果不如上述种类,但趁鲜将其打浆,与其它干料成分混合制成配合饵料,既增加了饵料蛋白质含量,起到促进对虾生长。干品饵料是利用农、渔副产品或其下肢料制成的商品饵料,如豆饼、花生饼、菜籽饼、棉仁饼、麸皮、米糠、鱼粉、虾粉、血粉等。这类饵料直接投喂,营养单一,且崐易污染水质,一般需与鲜活饵料搭配投喂,更多是作为配合饵料的原料发挥其饵料作用。配合饵料是人们根据对虾的营养需要采用适当的原料进行合理配比和加工而成的一种对虾饵料。大规模的开展配合饵料的研究和加工生产,不仅可以减轻天然饵料已不能满足养虾需要的压力,而且还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和水产品的下脚料,起到变废为利,物尽其用的作用。配合饵料的优点还在于:一是营养成分合理,可发挥各原料组分间互利、互补作用,避免营养上的片面性;二是可根据需要掺入营养添加成分和药物,以增强对虾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三是饵料形态和大小适合对虾摄食;四是由于采取了一定的工工艺和加入粘合剂,饵料在水中比较稳定,营养流失少,对水体的污染轻;五是便于保存、运输和投喂,供应不受自然海况的影响和其他条件的限制等。其不足之处是在加工过程中部分营养物质会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者流失,饵料效率与鲜活饵料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对虾饵料的投喂 饵料是养虾生产的主要投入。正常情况下,半精养式的池塘养殖,其饵料费用通常可占到整个养殖成本的50%左右。所以,投饵管理是成功养殖的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只有进行科学投饵,才能做到健康养虾,取得高产高效。 ①投饵量的确定 对虾的日投饵量首先是根据对虾的日摄食量或日摄食率加以初步确定。一尾对虾每日摄食饵料的克数称为日摄食量,日摄食率是指日摄食是不是占对虾体重(克)的百分比。计算对虾日投饵量的方法和公式很多,标准饵料也各不相同,目前一般都以配合饵料作为标准饵料。在投喂其他饵料时,以配合饵料为标准进行折算。一些鲜产的折算比例为:小杂鱼、虾3折1;卤虫4折1;兰蛤、寻氏肌蛤、昌螺等为6折1;四角蛤蜊、鸭嘴蛤、蛤仔等为8折1;河蚬、螺蛳等为12折1;贻贝10折1;而花生饼、豆饼等干饵料则1折1(即不折算,视同配合饵料)。不同的对虾种类的日摄食量或日摄食率不同。并随着个体的增长而变化。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和日本对虾日投饵量理论计算数分别如表23、表24和表25所示。生产中可以此为依据。确定日投饵量。应该指出,在确定对虾的日投饵量时,仅依靠上述各表所给出的理论数据是不够的。在实际投喂时,尚需根据具体情况加以修正。这是因为影响对虾摄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对虾的健康程度、当时所处的生理状态(如蜕壳期摄食量减少)、池内水环境的优劣等,都处在不断地动态变化之中。还有池内的存虾数量、基础饵料生物的繁殖情况、以及敌害生物和竞争生物的多少等这些有关数据,都应该充分考虑进去。只有这样,才能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对虾日投饵量,做到准确投饵。正确的做法是: 第一,首先准确估测出池中的存虾尾数,并测量对虾的平均体长或平均,再参考对虾日投量表计算出所需的投饵数量; 第二,投饵后30分钟至60分钟,对对虾的摄食情况进行检查,若有70%以上的对虾达到饱胃和半胃级,说明投饵较足,如果饱胃和半胃级达不到总数的50%,则显投饵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饵量;若在下次投饵前检查池中仍有较多余饵,说明投饵过量,应重新进行调整; 第三,根据对虾生长情况调整投饵量。养殖前期(8厘米前),对虾的日增长量一般应达1.0-1.5毫米,养殖中期(8-10厘米)应达0.8-1.0毫米,养殖后期(10厘米以后)应达0.5-0.8毫米,如达不到上述速度而水环境和饵料质量无问题,则表明投喂数量不足,可适当增加投饵量; 第四,根据对虾的活动情况调整投饵量。对虾沿池边群游,大小差别明显,多属缺饵表现,此时应及时加以检查,以便调整投饵量。 总之,投饵量的确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事实上要做到完全的准确是困难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勤观察、勤检查、勤调整,尽量做到相对准确和合理。其中最重要的依据,当属存虾的实际尾数,所以要在存虾量的测算方面多下功夫。 ②饵料的投喂 对虾饵料的投喂,要尽可能地做到相对科学和合理。既要保证对虾吃饱吃好,又要兼顾保护养殖环境和节约生产成本。投饵应掌握的原则与方法为: 第一,坚持勤投少喂,注意品种搭配。除日本对虾外,我国目前养殖的其它各类均具有昼夜摄食的特点,因此白天和夜晚都应进行投饵。养殖前期日投饵次数应不少于4次,中后期最好能达到5-6次,其中夜间投邬量占全日量的60%。分4次投喂的具体时间安排一般认为7-8点,11-12点,16-17点,22-23点比较合理,中午和午夜以后不宜投饵。体重1克以后的日本对虾由于白天潜入砂中,只在日落之后才出来活动摄食,故在傍晚和午夜以后进行两次投饵即可。多种饵料的搭配投喂,或者交替使用,利用营养互补,提高饵料的利用率。 第二,搞好饵料处理、选好投饵位置。投喂鲜饵时,小杂鱼应切碎、大型鲜活贝类(如贻贝、蛤仔、四角蛤蜊等)应挤碎,并经冲洗后再入池。兰蛤壳长大于对虾体长1/10、寻氏肌蛤壳长大于对虾体长1/8时,也应压碎后投喂,小于此值时可以活体投喂。但兰蛤应在池中选点集中投放,不要全池均匀扬撒,以免剩余兰蛤迅速长大,对虾崐无法咬碎;而寻氏肌蛤则应分撒池中,以免它们相互附着,对虾不易取食。螺可以活体投喂,因为对虾不仅能咬碎小的个体,也能取食大个体螺肉。豆饼、花生饼等干饵料,投喂前必须砸碎并浸泡2-3个小时后再行投喂。为了达到既减轻水质污染,又起到引诱对虾摄食干饵的目的,在挤压贝类时,也可加入适量饼类让其吸取贝汁,而后一起投入池中。应根据对虾体长选择配合饵料的规格,体长3-5厘米的对虾,饵料颗粒直径应不大于1.5毫米,长度不大于2.0毫米。以后可随对虾体长的增大而适当放宽,但颗粒直径最大不宜超过3.0毫米,长度不宜超过5毫米。一切发霉、变质的饵料严禁投喂。 投饵位置的确定,应根据对虾个体大小、活动特点,以及季节和水温变动情况选定。养殖初期,一般沿池塘四周0.5-1.0米水深处投喂,以适应其沿边觅食的习性。以后可随对虾的生长,逐渐向深水处投饵,但不宜投到沟内和软泥处,以免污染对虾栖息场所。在炎热的盛夏和水温开始下降的秋季,对虾为躲避高温和御寒,常在深水处活动,投饵区域可扩至深沟两侧或深水滩面上。斑节对虾等活动力较其它种低,池塘周围及池中间的滩面均应投饵。如果池内设置增氧机,在增氧机的周围3-4米处不宜投饵,因这一区域开机时水流较急,对虾摄食困难。 第三,因时因地制宜,进行灵活投饵。养殖早期,池内存有一定数量的基础饵料生物,对虾可以基础饵料为食,因此此时可不投或少投饵;养殖中期,由于基础饵料生物已基本消耗殆尽,就加强投饵。又正值高温季节,为减轻水环境压力,给饵应改投配合饵料为主,辅以少量鲜活饵料;养殖后期,为了促进对虾生长和增重,此时最好以鲜活饵料为主。投饵还就注意的技巧是:上风面投喂比下风面投喂效果好;分散投喂比集中投喂的效果好;配合饵料趁湿投喂比干燥后投喂效果好;水质良好时多喂,水质变劣时少喂,烈日条件下少喂;对虾大量蜕皮的当日少喂,蜕皮1天后多喂;溶氧低于3毫克/升、暗浮头时少喂;水温高于32℃时少喂,池内竞争性食物多时多喂。另外值得提出的是,由于近几年来对虾病毒病蔓延比较严重,投喂鲜活饵料时往往出现死虾的相反结果。因此,必须严格弄清鲜活饵料的来源,不要轻易投喂。现已查出,卤虫、小杂虾、小杂蟹等甲壳类动物体内携带病毒粒子,因此应尽量不用它们作为对虾饵料,特别是来自发病区和发病水域的卤虫、小杂虾和小杂蟹,不论新鲜程度如何,都要严禁投喂。 ③饵料系数与投饵系数 饵料系数又称为增肉系数,是对虾摄食量与增重量之比值。即饵料系数=总摄食量/总增重量=(投饵量-残饵量)/(收获的总重量-死亡个体重量-放养时总重量)。投饵系数是指养成全过程中,投饵量与对虾产量之比值。即投饵系数=总投饵量/总收获量。生产中人们常说的饵料系数,实际为投饵系数,这与饵料系数的含义有所不同。因为生产结果统计的投饵系数大小,不仅取决于饵料本身的质量,而且还受环境和投饵技术的影响,是对虾养成管理的一个综合指标。根据投饵系数的高低,可从总体上衡量整个养殖技术水平的高低。产量高、规格大、投饵系数低,说明养虾生产的水平较高,反之则低。因此在整个养殖生产过程中,始终注重饵料质量,研究投饵技术,尽量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收入,提高养虾生产的经济效益,是我们所有养虾者的重要课题。 池水调控 养虾池内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对虾的生理活动。在优良的水环境中,对虾摄食旺盛,生长较快。否则,即使投放优质的饵料,对虾也不可能很好的摄食和生长,甚至患病或者死亡。因此,与投饵管理并重,科学的调控池水环境,保持良好的水质,是对虾养殖生产中重要的技术措施。 (1)池水环境指标 众所周知,影响对虾生长的水环境因子非常复杂,养成期间需要对其监测的内容也十分广泛,范围涉及池水和底土两大项,其中又分生物和非生物两个方面。从目前的水平看,要将其全部弄清并相应的加以控制是难以办到的。但一些常规的理化因子及生物因子,如水温、盐度、溶解氧、pH值、氨氮、硫化氢、透明度、水色等,必须随时进行监测,以便做到心中有数,为池水的调控提供依据。 养成期的水质控制指标为:溶解氧最低4毫克/升以上;pH值7.8-9.0之间,日波动幅度在0.5以内;氨氮小于0.6毫克/升;水色正常,透明度在30-40厘米之间;底层水硫化氢含量不超过0.01毫克/升;化学耗氧量在6毫克/升以下;盐度范围一般在0.010-0.032之间,最好在0.015-0.025之间,日波动幅度在千分之五以内。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对盐度的适应能力较强,可分别在0.005和0.012的低盐水中良好生长,但也无法忍受急剧的盐度变化,应采取渐变的办法过渡。日本对虾对低盐的适应能力较差,养殖池水盐度不宜低于0.020,最好能控制在0.025-0.032之间。 (2)池水调控的内容与措施 ①彻底清淤 池塘清淤包括冲底、晒池、翻耕、消毒、换土等,其方法步骤已在前面述及,此处强调彻底清淤的目的在于:由于经过长时间的养殖,池底积累了大量的有机物质及致病微生物,在日后的进水养殖过程中,特别在水温较高的季节,会大量分解或繁殖,造成养殖池水质量的下降甚至恶化,影响对虾的生长。"要养好一池虾,首先要养好一池水",这句话已在养虾者中形成共识,说明池水环境的好坏对养虾至关重要。我们认为,要养好池塘水,还要必须首先养好池塘"土"(底),即搞好池塘的清淤和消毒工作,这是保持养虾水环境的优良和稳定的重要基础。 ②合理施肥 施肥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促使池水中单细胞藻类的繁殖。池水中保持适宜的单细胞藻类构成和繁殖密度,可增加池水的溶氧量,吸收对虾排泄和残饵等有机物腐败分解所形成的氨等有毒物质,增加水色和降低透明度,提高并稳定水温等,对优化养殖环境,改善池塘水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普遍认为有关的浮游藻类种类为硅藻(如角澡、骨条藻、菱形藻、舟形藻等)、金藻(如叉鞭金藻、等鞭金藻等)、绿藻(如扁藻、小球藻等)等,正常的水色呈褐色、黄褐色、鲜绿色和黄绿色。适宜的透明度为30-40厘米。为了始终做到单细胞藻类能维持有一定的密度(一般在数十万个细胞/毫升),生产中通常采用施肥肥水的措施。但存在问题是,想要保持理想的水色却比较困难。常出现长时间作不出水色,或在极短的时间内池水突然变清,单细胞藻类下深死亡的现象。这除了与天气和水质情况(如连续阴雨,营养盐和二氧化碳缺乏)有关外,也与施肥的种类和方法有直接关系。池塘底泥中胶体会吸附施入水中的氮和磷,施肥后这些肥料不会长期溶解在水体中,而会很快被结合到生物体和底泥中。特别是氨态氮易被土壤吸附,并一直被紧紧的封存在那里。而当使用硝酸氮时,被吸收在土壤中的数量就很少,水中可以保持着较高的氮素。所以要想使池水中的单细胞藻类迅速的繁殖起来而作出水色,应使用硝酸盐(如硝酸铵)等无机肥料。但硝酸盐等无机肥料虽然作用快,却持续时间短,施后很快被单细胞藻类吸收,培育出的水色不够稳定,虽然可采取不断追肥的办法加以解决,但实际生产操作中很难把握,施用量过少,达不到肥水目的,若施用量过大,则会造成单细胞藻类的过度繁殖,若不及时更换池水,或改变条件,往往会"老化"而下沉死亡,使池水变清,溶氧下降而影响对虾生长。鸡粪、牛粪等有机肥料虽然肥水作用慢,但持续时间长,对稳定水色比较有利。而且有机肥料有利于摇蚊幼虫等底栖生物繁殖,可为对虾提供优质的基础饵料。因此,养殖期间的主季肥培育水色,有机肥和无机肥结合的方法比较适宜。应克服偏重无机肥,忽视有机肥的做法,适当增加有机肥用量,即先施足有机肥,进水后再施无机肥,后根据情况适量追加无机肥,尽可能的使单细胞藻类保持一个适当的繁殖速度,维持水色的相对稳定。有机肥的用量每公顷应不低于350千克,无机肥每次的用量以氮2×10-6~4×10-6,磷0.2×10-6~0.4×10-6为宜。另外,在池中施入一定量的茶籽饼,也是一种比较有益的做法,因茶籽饼不仅可杀死敌害鱼类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