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急渔农之所急,想渔农之所想”。区水产技术推广站深入基层,帮助渔农解决新品种养殖技术和各种鱼类的病虫害等问题,对养殖业的产业结构、鱼的种类和质量都注入了科学元素,宣传正确使用鱼药,推广低毒无残留的中草药预防疾病,逐步实现全区养殖品种的优质化、市场化,达到渔农增收、水产业增效的目的。
随着四大家鱼市场供求的饱和,鱼价处于低起伏或不稳定状态。如何才能产生新的吸引点和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实现渔农增收的目的呢?为此,区水产技术推广站致力于全区品种结构的调整,先后引进推广丰产鲫、奥杂、太阳鱼等十几种优质高产、经济效益显著的品种,有效地调整全区养殖品种结构。尤其是奥杂,养殖面积占80%以上,达6万亩左右。同时,奥杂、叉尾成为全区鱼类和食品加工企业加工出口的主要成品鱼。
为提高鱼的质量,区水产技术推广站与区科协、各镇水产站密切配合,并组织专家、技术人员上门服务进行现场技术咨询和指导、传授鱼类病虫害的知识和无公害养殖技术,并对渔农进行培训,派发技术资料,向渔农讲述如何正确使用渔药、中草药来减少鱼病发生,使低毒、残留量少的中草药预防疾病技术和无公害养殖技术得到普及和应用。今年,我区恒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华宝珍稀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炭步林玉华养殖场正申请全国无公害农产品(渔业类)的认证。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