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00年鲮鱼珠三角地区各主要市场上市量少之又少,鱼价不断上扬,目前产区每公斤池边交货价为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四成左右,单价居多种塘鱼之首。 2000年鲮鱼产区大量减产,是多年来不重视鲮鱼亲本选育更新,年复一年地近亲繁殖;在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阶段,又高密度放养,不投或少投精饲料等原因造成的。 要养好鲮鱼,首先各市镇要建立鲮鱼原种场,引进体型完整,体重0·5公斤以上野生鲮鱼,如桂华鲮、盆唇华鲮、伍氏盆唇华鲮以及泰国的野鲮,这些品种体型大,生长快,最大个体达3—5公斤,且粗生杂食,喜食人畜粪便残渣和塘底底栖生物、有机质,养殖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引进后最好专塘驯化培育,作为繁殖子代的亲本,从而为提高原种、培育良种打下物质基础。其次要培育壮苗。以往有些群众每亩放养鱼花80万—100万尾,比合理密度多了10多倍,比鳙鲢养殖密度还高了5倍,严重抑制了鱼种生长,常常经过二年的培育,才能达到每尾25—30克的幼鲮规格,广大农民称之为“三秋鲮”或“姑婆鲮” ,遇上冬季强冷空气南下,这些幼鲮易被冻伤或冻死。因此各地应根据市场需要,做为桂花鱼活饵料的,可高密度放养;供广大消费者食用或加工罐头食品的,每亩放养1500—2000尾为宜,其鱼种规格最好是每公斤30尾、50尾、70尾三种。这样经过半年的精养,可捕大补小,均匀上市,保证每尾有250克以上的粗鲮起水,既提高了生产者经济效益,又为罐头加工厂提供了稳定的原料。三是鲮鱼为底层杂食性鱼类,可充分利用人畜粪便,在养到每尾150克左右上市规格之前,也应投放一些营养丰富的人工配合饲料,以催肥促长。日精料投放量为其体重的1·5%—2%,做到“四定”投喂,保证鲮鱼吃饱吃好,快长易大。同时饲养鲮鱼的鱼塘,在冬季水深一定要保持在2·5米以上,在鱼塘的西、北两边还要搭盖防风棚和防寒棚,使鲮鱼安全过冬。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