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金藻类单胞藻细胞小,营养全面,是双壳类幼虫理想的饵料。金藻类单胞藻对生态条件要求较高,特别容易受污染,大量培养难度大。笔者在近几年开展的室内泥蚶育苗中,采用全封闭式塑料薄膜袋(虾苗袋)培养球等边金藻。湛江叉边金藻,达到日供应量2t的水平,极大提高了泥蛐幼虫培育的成活率,得到满意的效果。现把培养技术介绍如下:
一、原种的选取
原种的质量对培养结果影响很大,所以在选择原种时要求选取无敌害生物污染、生活力强、生长旺盛、藻液的颜色正常无大量沉淀和无明显附壁的藻种。一般生产单位,由于生产季节性强,设施、设备、仪器较差,技术力量相对薄弱,所以进行常年保种很难达到上述要求。通常在生产季节来临前向有关科研、院校或保种中心购买原种。原种取回后进行二级扩大培养,达到一定量后,进行三级生产性培养。
二、三级生产性培养目的是扩大培养,达到生产所需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1.海水处理 海水经蓄水池24小时的沉淀、二道沙滤后,加入25mg/L的漂白粉进行消毒。灭害。12小时后(一般次晨接种前)把消毒水用潜水泵从消毒池中抽到另一水池中,经过曝气,去除余氯,然后再加入5-10mg/L的硫代硫酸钠进行中和。
2.接种前器具消毒 为防止空气中生物敌害污染,接种应在室内进行。
①接种人员进入接种室前换上经紫外线消毒的专用衣服,操作的手经20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②所有的具器和塑料薄膜袋先用2Omg/L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再用消毒过的海水冲洗后,才能使用。
③根据接种的需要量,把经中和后的消毒海水抽进室内的容器中(容量为25OL左右的塑料桶),并加人营养盐。营养盐中的铁盐溶解缓慢,使用量较少,可提前数天配制成母液;其他的营养盐可根据培养液的配方计算称取使用量后,用凉开水或饮用
纯净水溶解,直接倒人消毒海水中搅拌后即用。培养液的配方如下:
CON2H4 4Omg
NaNO3 35mg
KH2PO4 5mg
FeC6H5O7 0.2mL(1%溶液)
维生素 B1 1O0μg
维生素 B12 5μg
海水 1000mL
④接种比例一般为1:4,若气候条件较适宜时,可以按1:6左右比例接种。
⑤接种的塑料薄膜袋通常选用薄型双层的虾苗袋,容量为75L,这样操作方便且不易破损。每袋装25L即可,其余尽量充满空气,袋口用弹性好的橡皮圈打结封口。
⑥接种时,一般需要5个人即可,一人取藻种,一人装新配培养液,二人支撑薄膜袋口,一人打结封袋口。
⑦接种时间选择在上午8:00-10:OO之间进行,尽量使藻种的藻液与新培养液的温差相近,避免沉淀。
三、管理
接种完成后,采用半吊挂(底部紧贴地面防止倾倒)方法堆放在贴有白色瓷砖的室内地面上,每2m为一行,每平方米吊挂4袋。注意吊挂堆放时每行应间隔队6m左右的走道,便于管理、观察。操作等。
二.观察
每天应注意观察生长的情况。根据其颜色的变化和气泡发生的情况可以判断生长正常与否,通常接种的第二天开始,色泽稍微变深,而且有小气泡产生,表明生长正常;第三、四天色泽转深,同时有大量气泡附壁,表明生长旺盛;第五、六天色泽最深,附壁气泡反而比第四天少,表明生长达到峰值,计数浓度为300个细胞/mL左右,此时可投喂;接下去开始逐渐衰退,出现沉淀。因此,应掌握在接种后的第6-7天投饵。
2.搅拌 每天进行定时摆动4—5次。
3.光照调节 光照适合与否,对藻类生长关系极大,作为生产单位主要利用自然光源,全人工控制是较难的。在光照较强的午间,用白色的确良布作布帘,对窗口遮光>4小时,防止直射强光照射。
四、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在管理中,发现破损、泄露的应及时更换新袋。
2.接种后两天内无颜色变化和气泡产生的,且与同批中明显存在颜色差异的,说明该袋接种失败,应及时放弃、清理。
3.每次投饵时,应留出一定量颜色好、活力强、无沉淀的藻液作为下一次接种的原种。
4.每批饵料接种的日期与育苗生产需要的日期尽量相衔接,否则将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甚至导致育苗的失败。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