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水产新闻 | 独家专题 | 渔商阿里 | 渔资团购 | 水产人才 | 市场行情 | 水产技术 | 对虾网 | 会议展会 | 水产视频 | 水产论坛

企业推广

  • 资讯
  • 技术
  • 产品
  • 企业
  • 招聘

搜鱼高级搜索对虾  罗非鱼  金鲳鱼  草鱼  石斑  泥鳅  黄鳝  海参  小龙虾  鳗鱼  大闸蟹  

中国水产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水产技术 > 养殖技术 > 鱼类 > 技术综合 > 正文

春季放鱼种技术

发布时间:2003/7/10 11:41:00  来源:  编辑:南方渔网  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0)
旺旺好渔资电商平台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1、鱼种放养时间 春季只要水温达到8℃-10℃时即可进行放种,这时鱼种活动力弱,鳞片紧,拦网、运输、下池鱼体不易受伤,成活率高。这样可以使鱼种尽早适应池塘的环境,尽早开食,尽快进入生长期、养成大规格鱼。另外,鱼种下塘前用3%-5%的食盐水或用1- 2ppm的漂白粉溶液浸洗鱼体15分钟,防止带人病原体。 
  2、鱼种放养的规格、质量 要想提高成活率、提高鱼产量,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就必须放养体质健壮、规格整齐、无伤病大规格鱼种。一般若当年养成理想的商品鱼,各种鱼种应放养的规格就应达到17cm/尾以上量在鲢鳙鱼50g/尾、100g/尾以上、草鱼100g/尾以上。如放养鱼种的时间晚,鱼种的规格还应适当的增大。放养前认真鉴别鱼种的质量,也就是要求放养的鱼种达到规格一致,大小均匀,鱼体有光泽,激动活泼,溯水性强,身躯肥满,鳞片、鳍条完整无损,离水鳃盖不张,尾不弯曲,跳跃不止的优质鱼种。 
  3、合理搭配,实施混养 实施混养、可充分利用水体和饵料,提高鱼的产量。一般搭配原则是:若放养品种以鲢鳙鱼为主的放养模式。鲢鳙鱼可占放养量80%-85%,另外搭配放养15%-20%的草、鲤、鲂鱼等。若放养品种以草鱼为主,可占放养量60%,鲢鱼30%,其它底层鱼10%。以主养鲤、鲫鱼为主,可占放养量65%,白鲢20%.,花鳙5%,草鱼10%。这样可使整个水体都能被充分利用,水体中的各种饵料能循环利用,以提高养殖效果。
   4、合理密养,确定放养量 "密养"与"混养"密切相关,只有在实行多品种混养的基础上,才能提高池塘放养密度,充分发挥池塘的生产潜力。如果混养种类少或单养一种鱼,是难以收到这种效果的。而实行大小规格套养,增加小规格鱼种的放养量,提高放养密度,既不影响成鱼养殖,又解决大规格鱼种的来源,能有效提高鱼产量。一般池塘深度在2-3米之间,可以多养。
   5、日常管理 为了搞好春季鱼种放养,加强管理就必须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早晚巡塘:坚持每天清晨日出前后,傍晚日落时分,到池塘查看水质,观察鱼摄食活动发病及环境变化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水质管理:定期及时注入新水,调节水质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水是鱼类生存的唯一环境,养鱼池塘的水质要求:"肥、活、嫩、爽",保持透明度在25-35cm 。当水中溶解氧低于5mg/L时,即开增氧机增氧或人工搅水增氧,也可减少池塘的载鱼量、降低放养密度。若水中pH为6.5以下,应在池塘里加生石灰中和使其达到正常值6.5-8.5内,当pH为8.5以上时,也可施酸性肥料中和。  (3)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 
 (4)预防鱼病:在养殖过程中要抓好鱼病的防治工作。重要措施是防止污水流入鱼池,切断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投喂变质饲料,经常进行药物预防。  
编辑:南方渔网 访问人次:3840 关键字:水产养殖,  >> 更多资讯进入水产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发表评论
用户昵称:

评论内容:
滑动完成验证:
 

品牌推广

咨询:0779-2029779

第十七届农聘中国水产人才网络招聘会

农聘-水产人才网

猎弧英雄

虾青素

强肝

手机版水产门户网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水产前沿广告

海洋与渔业

图文推荐

更多

最新技术综合

更多

红法活体虾青素

今日要闻

更多

热点推荐

更多

关于我们 | 企业推广

会员服务 | 网站动态

联系方式 | 友情链接

付款方式 | 网站地图

服务专线:0779-2029779

传  真:0779-2030003

邮  箱:bbwfish@163.com

最具影响力的水产网站--水产门户网

广西南信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

桂ICP备11001749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桂B2-20050073

X

中国水产门户网微信平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