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25日在湛江召开的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传来消息:近年来广东省海洋与渔业部门采取人工鱼礁、渔业资源增殖放流、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增殖和优化海洋渔业资源。
据海洋与渔业部门对近岸海域渔业资源的动态监测,目前广东海洋双拖作业的平均渔获率为每小时228.79公斤,比往年明显提高。
建设人工鱼礁是保护海洋资源生态环境的系统工程。目前,广东省已完成惠州大辣甲南、深圳杨梅坑及珠海东奥3个人工鱼礁区建设,还有18个礁区正在建设中,总计投放报废渔船38艘,投放混凝土礁体11619个,空方体积达395122立方米。人工鱼礁投放后,鱼卵、仔稚鱼数量明显增加,礁区内已初步形成新型的生态环境。潜水观察时发现,礁体周围聚集了23种主要经济鱼类,此外,还发现多种软珊瑚、海胆、海参和大量翡翠贻贝等,显示出明显的集鱼效果。
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是广东优化海洋渔业资源,拯救珍稀濒危生物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又一举措。2005年,全省共放流淡水鱼苗6942.4万尾、海洋对虾5036万尾、海水鱼苗708.2万尾、中国鲎2415只。湛江市在雷州市乌石镇沿岸实施渔业资源人工增殖放流,投入资金110万元,其中农业部转产转业专项资金100万元,放流水产苗种1154多万尾。种苗放流后,海区的海洋牧场作用使放流种苗自然生长,改良了海洋生态环境。
广东省把渔业资源增殖放流与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2005年广东省新建海洋自然保护区7个,已建成海洋自然保护区43个,保护管理总面积57.2万公顷。湛江市还在全国率先启动了保护区办理海域使用权证程序,实施保护区示范点建设计划。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