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我省全面启动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的“511工程”,以促进渔业资源的恢复和水域生态环境的修复,再造浙江渔业资源优势。
我省内陆水域有钱塘江、瓯江、曹娥江、甬江、灵江、飞云江、鳌江、东西苕溪等8大水系,千岛湖、乌溪江、紧水滩等大中型水库和杭嘉湖平原地区的外荡、湖泊,总面积400多万亩,拥有众多的常规鱼类资源和一些名贵品种,据上世纪80年代的调查,浙江省内陆水域包括河口洄游性及纯淡水鱼类总计有235种,这些淡水鱼类资源,都是专业渔民的重要生存依托,也是维护水域生态平衡及生物多样性的主要生物种群之一。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工业、生活及农业方面的污染加剧,加上渔业捕捞强度不断加大、筑坝挖沙等行为破坏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和洄游通道,主要传统渔业资源衰退严重,在一些大中城市周围水域,甚至已不见鱼虾的踪迹,生物种间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遭破坏。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下,我省加大了水域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主要水域水质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新形势下,及时开展水域渔业资源的增殖放流,对内陆水域渔业资源的恢复、充分开发利用渔业资源、修复水域生态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根据“511工程”计划,拟在2005—2007年设50个增殖放流区,计划投资1亿元,进一步加大渔业资源的增殖力度,通过5—8年的持续增殖放流,达到增加社会总产值10亿元以上,并通过资源保护区建设、控制捕捞强度,改进作业方式,渔民转产转业等措施,再造浙江渔业资源优势。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