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3月24日,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局长叶鸿达签发了一年一度的《浙江省海洋环境公报》,该《公报》显示:2005年,浙江省近岸海域海水污染状况未见明显好转,陆源污染加剧。主要污染物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公报》显示,浙江海域海水中石油类污染程度在全国沿海省(市、自治区)中高居首位,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污染程度分别位列全国沿海省(市、自治区)的第二位和第四位。清洁和较清洁、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分别为6397平方公里、2804平方公里、7127平方公里和14572平方公里,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面积占全省近岸海域面积的70%;清洁和较清洁海域面积明显增加,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面积较上年有所减少,局部区域污染趋势有所好转。但严重污染海域面积增幅较大,较上年增加了2294平方公里,污染程度趋重。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和甬江口等重点港湾和河流入海口;绝大部分海域石油类含量超过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但尚能满足当地海域的海洋功能区要求。
据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资源环保处处长张元和介绍,杭州湾是全省近岸重点河口、港湾中营养盐污染较为严重的海域之一,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而舟山海域则是全省重点海域中营养盐污染程度较为严重的海域之一,石油类污染明显加重。其他海域如甬江口、象山港、三门湾和乐清湾因是近岸重点河口,污染程度不见好转,形势不容乐观。
2005年该省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还表明:浙江沿海地区重点入海排污口污水超标排放现象严重,邻近海域环境质量堪忧。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去年全年浙江省内两条主要入海河流——钱塘江和甬江,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约为948.8万吨,其中COD为878.4万吨,约占总量的92.6%;营养盐约为64.3万吨,约占总量的6.8%;石油类约为5.4万吨,重金属约为0.8万吨,砷约为0.05万吨。重点滨海旅游区和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保护区环境质量尚能满足功能需要。但是海水增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未见缓解,重大涉海工程建设项目对海域环境质量造成一定影响。杭州湾和乐清湾生态监控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持续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年际变化趋势基本稳定,水体富营养化严重,营养盐比例失衡,生态环境压力较大。海洋赤潮频发,舟山海域、台州近岸和温州南麂列岛海域是赤潮高发区,有毒有害赤潮和多藻种赤潮并发的趋势明显上升。
辽宁海洋环境质量喜中有忧
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海域面积缩小,严重污染面积扩大
中国海洋报记者 李庆石
日前,《2005年辽宁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正式发布。这是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连续第五年向社会发布这一公报。同往年相比,今年公报发布的时间提前了1个多月,内容更为丰富,资料也更为翔实。
《公报》显示,2005年,辽宁海洋环境质量有喜有忧。在辽宁管辖的6.8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中,近岸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为5070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3580平方公里;严重污染海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180平方公里。近岸海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未得到缓解,滨海湿地和海湾等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全省仍处于赤潮多发期。《公报》还显示,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及贝类生物质量总体良好;重点海水养殖区水质状况及海水浴场环境状况良好;海洋倾倒区环境质量基本符合要求。
辽宁海域的污染区域主要分布在双台子河口至大辽河口、鸭绿江口、大凌河口、小凌河口,污染物主要来自江河携带入海的陆源污染物和近岸工业排污。主要污染物为活性磷酸盐、无机氮和石油类。据2005年对沿海8个重点排污口和85个一般排污口实施的多项目、高频率监测,以及主要河流污染物入海量的监测,结果显示,63.9%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环境污染严重,水质达不到海洋功能区的水质要求。部分入海排污口邻近增养殖区环境恶化,适宜养殖的水域面积继续缩减,养殖生物体内污染物含量超标,旅游风景区水体透明度普遍降低。排海污水中高浓度营养盐导致海水中营养盐失衡,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超标,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入海排污口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群落结构简单,种类单一。
青岛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
能够满足奥运帆船比赛的水质要求
中国海洋报记者 李明春 通讯员 吴永波
日前,从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2005年青岛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中获悉,2005年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符合国家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比2004年略有提高,能够满足奥运帆船比赛的水质要求。
《公报》表明,该市10273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占全市海域总面积的74.4%;符合国家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约有3180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总面积的23%;符合国家三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约225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总面积的1.7%;属于中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的四类和低于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约122平方公里,占全市海域总面积的0.9%。符合一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比2004年略有提高,符合二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与2004年相比保持稳定,但胶州湾海域污染依然较重。
《公报》显示,奥运帆船比赛海域及邻近海域环境质量总体良好,能够满足奥运帆船比赛的水质要求。但是,局部海域受到轻度污染。与2004年相比,海水中无机氮、磷酸盐、石油类、铅平均含量略有增加,化学需氧量略有降低。
据了解,陆源排污仍是造成该市近岸海域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公报》显示,2005年监测的45个主要陆源入海排污口中,对近岸海域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实施严格监管的排污口有13个。监测期间的数据表明,小麦岛污水处理厂、团岛污水处理厂、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三个排污口日均排污总量约11万吨,主要超标排放污染物为悬浮物和化学需氧量。
福州陆源污染是影响海洋环境质量的要因
中国海洋报记者 汤忠民
3月20日,福州市发布了《2005年海洋环境状况公报》。这是该市连续第四个年头向社会公布海洋环境状况。
《公报》称,2005年福州市大部分近岸海域的海水继续保持清洁与较清洁水质,闽江口、黄岐湾等海域海洋生态与环境状况良好,浮游生物、浅海底栖生物以及潮间带生物量较高、种类较丰富。主要海区生产的牡蛎、菲律宾蛤仔、真鲷、大黄鱼、三疣梭子蟹、对虾、紫菜、海带等8种海洋生物的产品质量总体情况良好。但是,罗源湾等内湾以及部分江河入海附近海区海洋生态状况较差。
《公报》指出,海水富营养化依然是海洋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而江河携带的陆源污染物入海是影响海洋环境质量的主要原因。据海洋环境监测机构对6个国家级、3个省级重要陆源入海排污口和12个一般陆源入海排污口及其邻近海域海洋环境监测,结果表明:福州市闽江、鳌江和龙江3条主要入海河流的主要污染物入海总量达到104.6万吨,陆源入海排污口的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不容乐观,陆源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海洋环境质量普遍较差。部分港湾、河口区与海水网箱养殖密集区附近海域海水中的营养盐出现不同程度的超标,主要污染因子为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南方渔网编辑:裴冰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