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据省渔业部门最新统计,近5年来,我省共淘汰渔船4651艘,2.2万多名捕捞渔民弃捕上岸,淘汰的渔船折合功率指标高达43.34万千瓦,相当于全省压减了像岱山这样一个捕捞大县的捕捞能力。
我省是渔业大省,捕捞产量约占水产品总量的70%。但随着中日、中韩渔业协定的实施,多个外海渔场丧失或受到限制,大批渔船被迫回撤,造成近海捕捞强度明显超过鱼虾再生能力,加剧了渔业资源衰退。从2001年起我省推行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大批原先“困守渔场”的渔民纷纷“弃舟登岸”,另谋出路。
象山县的柯位楚近来每天早上驾船到渔山岛,给5000多尾大黄鱼喂饵。5年前,他卖掉了两对渔船,率先搞起了网箱外海养殖,收益颇丰:去年养的5万尾黑鲷、真鲷等鱼卖了60多万元,10月才能投售的大黄鱼现已被预订一空。今年,他还打算兴办海钓项目,搞旅游开发。
引导渔民转产转业,减船减人是第一步。我省已出台政策:“十五”前3年禁造国内海洋捕捞的船只;坚决淘汰报废渔船,省级以上财政对拆解的中小型渔船给予每艘1.5万至15万元的补助,从而激发了渔民减船上岸的积极性。
捕捞渔民文化素质普遍低、缺乏技术技能,如何确保他们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随着近200位渔民的陆续改行,舟山定海毛峙村由捕捞渔业强村转变成养殖、海运村。这几天,徐伟龙和40多位村民一样忙着围塘清淤,准备下月放养梭子蟹。他开心地说,除了贴息贷款、养殖塘承包款优惠外,政府多次给他们进行养殖技能培训,还组织专家上门指导。大家心里踏实,日子过得比捕鱼时好多了。
沿海各市因地制宜,千方百计促渔民转产。玉环县在城关专门划出土地供渔民移居建房,并给予税费减免等待遇;舟山等地开展“送教下乡”活动,渔民盼啥送啥、缺啥补啥,推出了机电、餐饮、种养业等20多种培训课目。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有10多万渔民参加了各种培训,提高了就业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渔民不等不靠,主动转产谋出路。普陀虾峙岛的林世其退出捕捞后,瞄准石油紧俏的状况,预订了油船,与其他转产渔民合伙搞运输。他说,眼下市里几家船厂业务很忙,许多都是转产渔民下的单。
大批捕捞渔民的转产转业,使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渔获质量由此有效提高。据统计,去年全省捕捞产量比5年前下降了10万吨,产值却提高了20亿元。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