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清明前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鱼骨硬似铁。”这句老话是说刀鱼在清明前口味最鲜,因此,每年的3月是捕捞刀鱼的“黄金月份”。但记者昨从市渔政处了解到,曾经炙手可热的“刀鱼专项捕捞许可证”却没发完,而即使持证,也鲜有渔民出港捕捞。
“千网万关”阻挡江刀“前程”
“没有鱼!”市渔政处副处长汤哲斌介绍说,前些年,长江南京段在3月上中旬就能迎来江刀。但近年来长江上的水闸网具太多太密,阻碍了江刀洄游至南京的线路。侥幸穿越“千网万关”的江刀还要面临长江生态恶化的考验,存活下来的刀鱼还可能因渔民恶性捕捞,来不及产卵就“被捕”,往往仅有极少的江刀能到达南京。现在南京段江刀的捕捞量只有上世纪70年代的20%,江刀鱼汛早在1998年就没有了。
“无利可图,渔民自然不愿冒险。”汤哲斌说,捕捞江刀,出船得花几十元的柴油费,还得用极易破损的价值上千元的专用流刺网。如果几天捕不到鱼,亏本在所难免。这就导致渔民只能手握许可证待港,而不敢轻易撒网。
汤哲斌估计,江刀到南京大概还要等上好些天。但惠民桥水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科科长章茂华说,刀鱼的产卵期在清明前后,产卵后,刀鱼积聚的油脂和营养容易被消耗,口味大不如前。价格也会下滑,也就没什么人捕捞了。因此,如果不是江刀有“清明后鱼骨硬如铁”的“护身符”,江刀可能早就灭绝了。
江刀天价“身不由己”
一盘清蒸江刀售价万元。3两以上的江刀售价3000元1公斤。江刀天价的传闻不绝于耳。“物以稀为贵。”章茂华说,在他的印象中,江刀的价格每两年就要猛涨一次。
“鱼少,从事江刀捕捞的渔民就少,市场上的江刀自然更少,价格也就暴涨了。”惠民桥水产品批发市场专卖江刀的老板朱发清说。
在他的摊位上有个白色泡沫箱子,透过碎冰和保鲜膜,能看到几十条20厘米左右长的银白色江刀。“现在的江刀越来越少,越来越瘦了。”朱发清说,10年前,仅在南京长江大桥下面就能收到上百斤的刀鱼,而且个头比现在的大。可如今绕长江沿线一天也收不到几斤。现在市场上的江刀主要来自江阴、靖江、南通等地,还有一些湖刀、海刀,甚至有的是去年“保鲜江刀”,南京段的鲜江刀已难觅踪迹。
朱发清说,过去是鱼贩子驾船前往长江拿货,现在只能等着渔民来联系,因为鱼贩子们都无法预知江刀“降临”的时间。如今惠民桥水产市场卖江刀的只有一家,而过去市场上出售江刀的店铺有三四十家。
恢复长江生态环境尤为重要
惠民桥水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科科长章茂华回忆说,他上一次吃江刀还是在8年前。
他说,早在二三十年前,普通人家吃刀鱼就像现在吃小毛鱼一样,一斤才几块钱。现在市场上的“天价”江刀主要是饭店购买或用于送人,普通人家根本不敢想。
野生江刀濒临绝迹,那么江刀能不能人工繁育?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周国平透露,该所目前正在申报有关江刀人工养殖的课题。他说,尽管有些地方人工繁殖的刀鱼已经出现,口味也差不多,但因为刀鱼本身比较脆弱,人工技术还不成熟,成活率不高。
周国平认为,在提高人工繁育江刀技术的同时,对长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不应放弃,否则,江刀可能就会像已经绝迹的长江鲥鱼一样,还来不及资源保护,就已经消失了。
编辑:王宇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