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船用柴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海洋渔业捕捞量的下降,今年的鱼油产量肯定减产,国际鱼油市场价格将高于去年,2007年的渔产品进出口量及金额将高于上年
在全球药品市场掀起涨价潮的影响下,自2006年以来,国际鱼油市场也进入了新一轮涨价期。
据统计,鱼油原料2006年的价格比2005年上涨了15%,2007年又比2006年上涨了16%。
据美国F&S公司发布的调研报告披露:从2002年至今,国际鱼油市场规模以每年8%的速度在壮大。2004年,鱼油及其制成品的全球市场销售额为19.4亿美元,到2005年增长到24亿美元。照此估算,2007年已接近或超过30亿美元;而到2010年,这一数字将超过50亿美元。
全球发展不均衡
根据历年统计数字,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鱼油市场始终保持着平稳的增长态势,显见鱼油产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市场一类重要产品。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其销售额早已突破5亿美元并向10亿美元进军。
国际市场上的鱼油产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接用大西洋鳕鱼油之类的精制鱼油加工而成的软胶囊;另一类是形形色色的含鱼油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主要是EPA和DHA)的鱼油分离成分类产品。其中以第二种鱼油产品的发展势头最快。值得关注的是,研究发现补充外源性EPA、DHA可促进婴幼儿脑细胞发育和增进智力,自从美国FDA批准了这一保健新用途之后,鱼油市场的人气再度升温,各种含EPA、DHA成分的保健品由此成为国际医药保健品市场的新宠。
目前,国际市场上以经济鱼种来源的鱼油制品价格最便宜,而金枪鱼来源的鱼油制品价格最贵。在我国南方一些城市,普通进口鱼油胶丸售价大致在每瓶(100粒装)约64~98元人民币,进口金枪鱼鱼油胶丸每瓶价格则高达166~198元,两者价格几乎相差2~3倍。然而,受高档保健品用作礼品的消费习惯的影响,价格高的金枪鱼鱼油胶丸反而更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比之下,美国的市场情况和中国截然不同。在我国,由于消费者承受能力关系以及价格差异,鱼油产品至今尚未形成消费热潮,但在美国则已经形成一大类保健品且广受欢迎。美国市场上至少有数百个鱼油胶丸品牌,普通鱼油胶丸价格通常在每瓶几美元到十几美元不等,远低于我国同类产品。而我国只有在一些大中城市的药房才有少数进口鱼油胶丸出售,国产鱼油制剂只有为数不多的几只,且销路平平,远不如灵芝孢子粉胶囊好销。
消费市场各不同
为何美国的鱼油产品价格远比我国低廉?据笔者研究,主要原因是美国在地理上靠近秘鲁、智利、加拿大等世界鱼油生产大国,运输非常便利。据美国《化学市场导报》报道,在2002年时智利和秘鲁出口至美国的粗鱼油一般只有每磅十几美分,现在虽然涨了一些,但估计涨幅最多只在10%左右。如果起始原料价格便宜,EPA、DHA等鱼油分离成分下游产品的价格自然也不会贵,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鱼油产品价格大大低于世界各国的原因。而我国因与南美洲海洋渔业大国相距较远,难以享受到进口低价鱼油的好处,所以我国鱼油产品在价格上无法与美国相比,最终导致我国鱼油产业难以成长壮大。
再看与我国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鱼油在那里也已形成了红火的产业,产品种类丰富,如:从金枪鱼鱼头和内脏中提取的金枪鱼鱼油制成一系列产品;将EPA、DHA等鱼油成分添加至婴儿奶粉、面包甚至豆腐等食品中,由于加工技术非常先进,这些添加了鱼油分离成分的食品毫无鱼腥味,颇受日本大众欢迎。据日本食品科学杂志报道,目前日本鱼油及其下游产品的市场规模已达数百亿日元,高居亚洲榜首。
反观我国,目前国内约有十几家企业在生产鱼油制剂,但没有一个品牌的鱼油产品能突破1亿元的销售大关。即使作为我国最早研制鱼油软胶囊的企业之一的定海制药厂,虽然位于我国最大渔场——舟山群岛,拥有强大的鱼油资源,但其鱼油产品始终未能做大。笔者认为,问题并不在于外界传说的国产品中EPA/DHA含量不如进口品的高,而是很多消费者认为鱼油的保健作用不如人参、灵芝等传统补品;加上进口鱼油胶囊的价格过于昂贵,使消费能力较低的老年人消费群体难以承受。可以说,缺乏对市场的培养,正是我国鱼油类保健产品难以做大的症结所在。
我国产销情况
据了解,目前国际市场上的鱼油原料按其产销量统计大体可分成3类:一类是鳕鱼鱼肝油,系以北大西洋鳕鱼鱼肝为原料提取出的产品;一类是保健食品级鱼油,大多以沙丁鱼、秋刀鱼等海洋经济鱼类提取的鱼油,因其产量较大,一般市场售价在几美分到几十美分之间,其中最贵的是鲑鱼鱼油和金枪鱼鱼油,其售价一般在1~3美元/磅;还有一类是药品级鱼油,即经过分子蒸馏的精炼鱼油,已除去鱼油所含的大多数单烯类成分而保留了绝大多数多烯类有益成分。一般说来,经过精炼的药用级鱼油平均每克含有600mg以上的EPA、DHA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为增加产品的贮存时间,药用级鱼油均添加有维生素E成分以提高其抗氧化性),售价一般在每磅4~6美元。
我国出口鱼油(粗鱼油)主要供应西方鲑鱼养殖场作为饲料添加剂,很少被国外厂商用作保健品原料,所以售价并不高。在国外,高档鱼油市场基本被少数几家西方公司所垄断,亚洲鱼油厂商难以涉足其中。
据国内水产部门的统计资料,2006年全国粗鱼油总产量已突破2万吨,其中大部分出口,国内消费量不足4成。主要出口市场有东欧、美国、日本及中国港台地区等,近年来,新加坡等东南亚地区也加入进来,成为我国粗鱼油出口的新市场。
去年,因受柴油等船用燃料涨价及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海鱼捕捞量有所下降,并进而影响到鱼油产量。有关部门预计去年我国鱼油总产量比上年下降了8%~10%。所幸国际市场对鱼油原料需求旺盛,因此,去年我国鱼油出口仍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前8个月出口的粗鱼油的价值达到了880万美元。
据国际海洋渔业联合会不久前公布的一项最新统计资料,截至2007年,中国鱼油生产商和经销商合计达474家,印度有76家,印尼有12家,美国有66家,中国台湾有63家。从数量上看,我国鱼油生产商在世界上居前列,但规模普遍较小;而智利、秘鲁虽然两国鱼油出口量合计约占全球总量的60%,但其鱼油生产商却只有区区十几家。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去年发表的一份报告披露: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渔产品进出口国,位居日本和美国之后。2006年,中国出口渔产品89亿美元,进口渔产品42亿美元(均包括港台地区渔产品进出口额)。而自2006年以来,鱼油原料药2006年的价格比2005年上涨15%,2007年又比2006年上涨了16%,预计随着船用柴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海洋渔业捕捞量的下降,今年的鱼产品含鱼油产量肯定减产,国际鱼油市场价格将高于去年,2007年的渔产品进出口量及金额将高于上年。
同时,加上西方国家近年来大力发展鲑鱼、红鳟鱼等名贵鱼类及南美白对虾等海洋虾类的人工饲养规模的迅速扩大,作为促进生长的鲑鱼、红鳟鱼和海虾等鱼虾类饲料的添加剂,对鱼油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今后几年国际鱼油市场将呈供不应求之势。在此形势下,我国粗鱼油的出口规模还将获得较大的增长动力。
前景
近年来,国际上对鱼油的研究不断有成果产生,如:经常服用鱼油胶丸能预防抑郁症,而直接服用EPA、DHA等鱼油分离成分制剂则能调节情绪和提高工作效率;将鱼油与辅酶Q10一起加工成复方胶囊,可显著改善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以及用于治疗帕金森氏病等退行性脑神经病变疾病等。这些发现,无疑可为鱼油的应用推波助澜。
鱼油类产品的多作用性决定了鱼油在国际市场上的长盛不衰。目前的趋势是,作为初级产品的鱼油丸销路增长缓慢,各类EPA/DHA保健产品尤其是复合制剂产品的鱼油深加工产品的销路将迅速上升。我国鱼油生产企业应紧抓住这一趋势,制定适合的市场营销战略。相信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国内的鱼油市场也将会由冷转热。
南方渔网编辑:柳凡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