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报网消息:有明矢志信江畔,赣水苍茫鱼儿唤。晨曦暮霭理不乱。再回首,长烟落日白发慢。
闹市穿梭寻芳迹,于无声处筑新范。塞下春来佳期叹。千万里,明年柳绿屈指算。
寇勇配词调寄《渔家傲》
因为感恩而入行,为繁育刺鲃鱼不惜当“鱼贩子”,勤于思考积累的不只有知识,还有满脸皱纹……当高小文化的陈有明终于成为中华驯“刺”第一人,令人惊讶和感动的不仅仅是结果,更是那些过程。———编者
见到陈有明,是在他心爱的“风水宝地”———成品“刺鲃鱼”洗洁池旁。这个脸膛黑黑、身材中等的汉子一身“水靠”,正在为慕名而来的外省客户捞鱼,其娴熟、规范的撒、收网动作一气呵成,活脱一个“渔夫”形象,很难叫人将他同一项重要科研成果的发明联系起来。
“再用3年,我们就可以让‘刺鲃鱼’就走向国际市场,成为外国人餐桌上的精品……”陈有明说这话时显得很有底气———也难怪,谁让他率全国同行之先捣鼓出《刺鱼人工繁育及产业技术研究》,成为名震江南的驯“刺”第一人呢!
刺鲃鱼俗称“光倒刺鱼”,也称“青棍”、“军(君)鱼”,是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水域的野生优良鱼种。因其汤有清凉、消暑、解毒之功效,加上肉质肥厚、味道鲜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历来被尊为“食中珍品”,深受各地百姓喜爱。
由于部分水域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以及酷渔滥捕等原因,近10年来,野生刺鲃鱼资源日益枯竭,而作为生活在江西上饶市信江上游的刺鲃鱼,同样面临“竭泽而渔”的危机。
1999年,江西省水产局把“刺鲃鱼”列为重点开发的试验推广品种,并指定信州区鱼种场承担刺鲃鱼原种繁育基地建设任务,以挽救这一濒临灭绝的优良鱼种。这让时任信州区鱼种场场长的陈有明兴奋不已。实际上,他从未停止过对刺鲃鱼的研究。
“我跟刺鲃鱼有缘!”回忆驯养刺鲃鱼的历史,这个声音低沉的壮年汉子两眼烁烁有光。“1971年我从部队退伍时,领导原打算分配我到城区卫生院工作,这对于来自农村的退伍军人无疑是一次‘跳龙门’的绝好机会啊,可是我只说了一句话:‘请批准我回鱼种场工作吧,那里更需要我!’”
为何作此选择呢?陈有明告诉记者,他忘不了18岁第一次进鱼种场当临时工后受到的种种“礼遇”:领导谆谆教诲;同事热情帮助;自己破格转为正式工;光荣参军;以及,与“刺鲃鱼”长期打交道而结下的“不解之缘”。为回报鱼场“恩德”,他毅然放弃条件相对优越的单位,来到环境艰苦的鱼种场打拼,一干就是37年……
“刺鲃鱼喜欢‘清净’,仿造适合它生存的‘野生’环境,是刺鲃鱼人工大量繁育的前提。”看似简单的结论,背后隐藏的是陈有明无数的辛劳汗水。
驯养刺鲃鱼必须取得刺鲃鱼亲本。而取得“亲本”又离不开野外捕捉。那段时间,陈有明把铺盖搬到场里,通宵达旦“捞鱼”和穿梭市场“购鱼”。每当打上一条鱼,或者在自由市场买到几条鱼,他都喜滋滋地骑上自家那辆旧摩托立马将鱼送到鱼种场池中再折回,不厌其烦。
后来,他干脆与市场的鱼贩定协议,“规定”所有进入市场的“亲本”由他“一网打尽”,为此,他在当地落了个“鱼贩子场长”的名声。经过一年多的“折腾”,陈有明人瘦了一圈,掉了10多斤肉,却愣是“收集”到了500余条鲜活、宝贵的刺鲃鱼亲本,为实行人工繁育刺鲃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陈有明脸上皱纹“纵横交错”。他戏称,那是他苦于思索的“结晶”:“小时侯家里穷,我只读完高小就下地干农活了;没办法,文化低,要摸出驯养刺鲃鱼的道道,不多琢磨不行啊!”多年来,他养成一个习惯,每晚睡觉前,都要进行长时间的思考。“驯养池和培育池怎样连接既科学又经济?”“配什么样的饲料才适合刺鱼的口味?”等等问题会像影子一样紧紧“缠绕”他的思绪。每当灵光一闪,豁然开朗时,他便会跳下床用笔及时记下;而翌日清晨五点半不到,他又会早早醒来,重新投入新的一天的紧张工作……
除了自己积累摸索,陈有明还聘请南昌大学有关专家前来分析、指导,主攻有关理论难题,并按专家要求,坚持从细微处入手,反复实验、从不间断……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交融、磨合,两年后,他终于将一份融科学性与操作性于一炉的《刺鲃鱼驯化养殖技术实验》报告呈交上级并在《中国水产》杂志上公开发表,引起国内震动:来自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同行和商户纷纷上门,或取经、或求购刺鲃鱼苗种……
随后几年,陈有明马不停蹄,继续冲刺,创下了一系列令同行刮目相看的业绩:
2004年,他成功申报“国家级上饶刺鲃鱼原种场建设项目”,成为全国唯一经农业部批准立项的“刺鲃鱼”原种项目;2006年,生产“刺鲃”鱼种近100万尾,产值突破300万元,两项指标均比2000年翻了30多倍;2007年,《刺鲃鱼人工繁育及产业技术研究》通过江西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评定该成果:“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部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年12月,鱼种场首次获得科技部下拨的科研成果转化扶持资金50万元……
但陈有明依然“野心勃勃”:“我们已通过因特网和周边的水产批发市场建立了联系,还准备通过技术培训、养殖示范、上门技术服务、签订回收协议等方式,吸引广大‘刺鲃’产业,力争使池塘主养每亩效益超过4000元,使更多的养殖农户更快富起来!”说到今后的发展思路,这个一向沉稳的汉子竟“豪”形于色,兴奋地对记者挥舞起他那根竹制的烟杆来。
南方渔网编辑:吴佩佩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经营管理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