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工作会议日前在杭州召开,截至2007年底,浙江省海洋捕捞生产机动渔船总功率已达到365万千瓦,约占全国海洋捕捞生产机动渔船功率数的三分之一,而单位功率渔获产量还不到20年前的一半。因过度捕捞,近年来海洋捕捞渔获物营养级年年下降,渔获品种低龄化、小型化日趋严重,总体质量也越来越差。要实现捕捞渔民整体收入能稳定增长,不仅不能再盲目扩大海洋捕捞规模,还必须要让一部分渔民永久地退出捕捞生产。
省海洋与渔业局的统计显示,省海洋捕捞能力过剩与渔业资源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今年春节过后,浙江省沿海渔区就陆续有捕捞渔船提前停港。到4月底5月初,全省滞港停产渔船达近5000艘,约占全省海洋捕捞生产渔船的六分之一。渔船被迫提前休渔,表面看,与柴油价格持续大幅上涨有关,但从深层次分析,这一现象背后,暴露出来的是强大的海洋捕捞力量与脆弱的渔业资源基础、拥挤的作业渔场之间的矛盾已进一步激化。资源减少、无鱼可捕,成本上升、入不敷出,渔民只好被迫提前休渔。
针对这一问题,会议指出,一是要继续有计划地淘汰报废一部分捕捞渔船,直接压减捕捞强度,千方百计动员鼓励渔民转产转业。在控制捕捞强度的同时,要继续大力拓展远洋渔业。远洋渔业作为一项战略产业,拓展其发展空间不仅有利于获得国际资源份额,减轻国内资源压力,也有利于海洋渔业这一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及产品、市场与国际接轨;二是要坚决控制捕捞强度的盲目增长。在学习借鉴北欧等国家好的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浙江省实际情况,建立起具有可操作性的长效机制。如建立限额捕捞制度、建立公平合理的海洋捕捞渔业权制度等。
南方渔网编辑:柳凡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海洋捕捞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