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南方周末:黄师傅称自己是从福建远道来广东务农的农民。
他说,现在养鳗鱼和从前在老家农村种稻田一样,天天和泥巴打交道,“唯一区别是每月领工资,享受工人待遇。”
自从1995年进入鳗鱼行业,这位老鳗农已在塘头耕耘了13个年头,亲身经历了广东鳗鱼从中山、顺德逐渐向新会、台山等地一路迁徙的历程。
“养鳗鱼一定要耐得住寂寞。”黄师傅的一句话说出了众多鳗农的心声,也反映出了这个行业工人的生活现状。
据了解,目前在广东鳗鱼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万人,其中从事一线鳗鱼养殖的工人大约有1万人,他们中大多都和黄师傅一样,之前曾在家务农,如今在一家养鳗场做工,一干就至少是5-6年。
“年轻人受不了的寂寞”
黄师傅做工的养鳗场在距离台山海宴镇15公里左右的地方。这里有适合鳗鱼养殖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容易让人产生寂寞。作为熟练技工,他如今已是场内的一名组长,和14位工友负责近500亩水面的鳗鱼养殖。
黄回忆说,年轻的时候从没想过自己的后半生会跟鳗鱼结下不解之缘,如今他在这家养殖场已经做了近十年。消毒——喂料——锄草,这简单的几项工作一直重复在做,唯一变的只是工作地点,他跟着这家养殖场从顺德搬到新会,之后又搬到台山。
“主要是和泥土打交道,工作地点一般都比较偏僻,年轻人是忍受不了这种寂寞的”,黄师傅今年35岁,在从事鳗鱼养殖的工人中还属于年轻一辈,大部分工人的年龄集中在40—55岁之间。即便偶尔有年轻人来,大多数都是干不了一个月,就会走人。
“现在场里的工人都有5年以上的工龄。”黄师傅表示,鳗鱼场用工队伍的相对稳定,主要是工人年龄结构偏大,大多数都有家庭负担,希望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黄师傅正在考虑是否把福建老家的老婆和孩子一起接过来,但是他也有顾虑,“鳗鱼养殖场很少有女人可以干的活,而且这里实在是太偏僻了,孩子读书也不方便。”
“不熟的人场里不敢用”
据了解,目前在广东从事鳗鱼养殖的工人主要来自贵州、四川、湖南等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和黄师傅一样,老婆和孩子在老家,自己一个人在这边打工赚钱。
这些外省的民工,一个老乡带另一个老乡,逐渐形成了鳗鱼养殖行业的主要人群。黄师傅说,在鳗鱼养殖行业,通过老乡关系介绍的工人占九成以上。
通过老乡介绍来养殖场打工,这一中国传统的纽带关系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养殖场的招工问题,但由于目前只局限于贵州、湖南等少数几个省份,人数有限,不少广东鳗鱼养殖场已经感觉到用工的压力越来越大。
一位鳗鱼养殖界的资深人士表示,由于行业的局限性,虽然近几年来工人的工资有所增加,人工成本占鳗鱼成本的比例已经同比增加了20%,却仍未能有效解决鳗鱼养殖场招工的难题。
“不熟的人场里不敢用”,黄师傅说,通过老乡、熟人介绍进来的工人可以防止一些人借工作名义偷鱼,给养殖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同其他鳗鱼养殖场一样,十年来他们养殖场也没有直接招收过外面的工人。
“工资稳定涨幅不大”
黄师傅认为养鳗场近年难以招到人的主要原因在于,工作条件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有限,年纪大些的工人虽然稳定性强,但长期没有新鲜用工血液的注入,始终威胁着鳗场用工队伍的稳定。工资收入固然是一个影响招工的因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更何况工资的涨幅并不大。
“这几年工资确实在上涨,前两年普通员工一般只有900元/月,现在已经普遍有1200元/月。”据了解,鳗鱼养殖场一般都免费提供给工人食宿,干了多年的老工人收入可以达到每月1300元,而组长大概每月1500元左右。
“我在这个场干了十年,也只是比他们多几百块而已。”黄师傅说,作为组长唯一实惠的福利就是有年终奖,一般在2000元左右。鳗鱼行情好的时候甚至拿到过5000元的奖金,而普通员工每年也都能有400元左右的红包。
“劳动节和中秋节所有员工都有50元的过节费,每个月有2天的假期,如果不休息继续工作的话就可以领取50元的加班费。”黄师傅对能有这样的福利感到很满意,“在家务农的时候,哪里想到过节还有钱拿的!”
目前,广东鳗鱼产业养殖工人约1万人,年龄普遍偏大。图为台山某鳗鱼场工人将塘内鳗鱼分规格放养。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