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长荡湖河蟹相继在沪港两地举办的江苏省优质大闸蟹名牌推介会上,获得了金奖、最佳设计奖和“蟹后”两连冠称号;去年,“长荡”牌河蟹被指定为钓鱼台国宾馆宴会特供农产品;上月,37位“选手”在“金坛市2007年蟹王蟹后评比及河蟹产业推介会”上争夺“桂冠”……
科技创新是产业可持续发展
的源动力。近年来,金坛市农林部门根据河蟹产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新问题,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并通过渔业科技入户帮助蟹农实现增产增收。蟹业科技创新真正做到了既“开花”又“结果”。
“开花”:管道增氧技术触发“又一次革命”
在前不久召开的全省河蟹健康养殖推进会上,金坛市首创的蟹池管道增氧技术再次引起全省水产系统的广泛关注。这项技术最大的优势是变动态增氧为静态增氧,变一点增氧为全池增氧。在长期阴雨或阵雨后,以及高温闷热天气,及时采用这种方法增氧,会进一步促进水体流动,保持水池中溶氧充足,防止河蟹缺氧,促进河蟹脱壳和生长,挖掘了河蟹发展潜力,大幅度提高了河蟹养殖效益。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领导称该技术是“河蟹生态健康养殖的又一次革命”,号召在全省推广。已先后有扬州、苏州、无锡、黑龙江等地到金坛“取经”。
多年来,金坛市农林部门坚持走“产学研”之路,先后与国内外十多家水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渔业科研项目的试验、示范和推广20多个,并获得部、省、市科技成果奖十多项。特别是国内首创“631”(亩产河蟹60公斤、青虾30公斤、鳜鱼等优势鱼类100公斤)池塘生态高效养蟹技术,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金坛模式”。2006年,该技术被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列为全省水产三项工程项目,在全省加以推广。
“世界螃蟹在中国,中国螃蟹在江苏,江苏螃蟹在金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徐跑在日前金坛市举行的蟹王蟹后评比大赛上曾这样评价该市发展河蟹生态高效养殖取得的丰硕成果。这充分表明,金坛市已在全省乃至全国确立了蟹业科技的领先地位。
“结果”:科技入户成为蟹业经济“增氧泵”
24户高效渔业竞赛户,参赛面积432亩,河蟹平均单产115公斤,同比增近50公斤;平均规格155克,同比增25克;平均亩效益超5000元,几乎是去年的一倍。今年,金坛市以生态高效河蟹养殖竞赛为载体的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交出了满意“答卷”。
今年,金坛市被列为江苏省级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重点县市。该市全体专家组成员和技术指导员立足做学员,当好小教员,做好勤务员,推广蟹池管道增氧2万多亩,手把手教示范户改造池塘结构、改革投喂方式(投喂小鱼为主),改进施肥培水、种草保草技术,全市涌现出一大批亩效益超过5000元甚至上万元的高效渔业典型。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河蟹养殖亩效益5000元左右的达308户,养殖面积9980亩;亩效益达万元上下的有36户,养殖面积1010亩。
与此同时,科技入户还推动了该市河蟹养殖面上生产的同步发展。据调查,今年全市25万亩水产养殖面积中有14.3万亩养殖河蟹,同比增0.8万亩,河蟹总产量可达8600吨,增幅达19.4%;平均亩产62.3公斤,增幅达16.8%;平均规格140克,增12%。结合市场行情,今年全市蟹业可实现产值约6.4亿元,增效3300万元。渔业科技入户已成为该市蟹业经济“增氧泵”。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