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07厦门国际海洋周昨日落幕,从成功举办两届的“厦门国际海洋城市论坛”发展而来的首届厦门国际海洋周,迈出了升格后的“一小步”。但是,放在“发展海洋产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就未来的发展而言,首届厦门国际海洋周成功迈出了突破性的“一大步”。
厦门国际海洋周所迈出的这“一大步”,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从今年起定格为每年11月份第一周举办的这一活动,将成为一个公众广泛参与的年度海洋文化节日;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厦门国际海洋周将办成又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年度盛会,办成与斯德哥尔摩国际“水周”(以淡水为主题)相媲美的国际“海洋周”;人们更有理由相信,“蔚蓝色的文明必将使我们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各种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实现世界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生态之海
“科学开发利用海洋”是2007厦门国际海洋周的主题。围绕这一主题,海洋周期间举办的“国际海洋论坛”主论坛,以及“海水利用与城市发展”等多个子论坛,吸引了境外33个国家和地区的120多名代表,7个国际组织的代表悉数到会。论坛所具有的高层次特点,受到了作为共同主办方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UNDP China)、东亚海域环境管理区域项目组织(PEMSEA)的称赞。
同样作为共同主办方的中国国家海洋局、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也感到满意——12个中央部委办和协会派代表参会,11个沿海省市区和5个计划单列市的海洋主管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13个沿海城市市长或代表前来赴会,分享成果,交流经验。
而对于本届海洋周的主办地厦门而言,得以广泛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成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履行相应的责任义务,努力成为科学、持续、和谐、和平保护、开发、利用海洋的表率和示范。
旅游之海
“为了表示对此次海洋周活动的重视程度”,马来西亚丽星邮轮派出了“天秤星”、“宝瓶星”两艘豪华邮轮,跨过大洋来厦“助阵”。
世界三大国际邮轮公司之一的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美国嘉年华邮轮也派出代表来到厦门。此前在北京、上海举办的世界邮轮游艇大会,此番亦首次移师厦门。这些均表明与会各方对邮轮游艇产业这一“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巨大商机”的广泛认同。
“厦门发展邮轮产业的硬件设施走在全国所有沿海城市的最前面”,世界三大邮轮公司均非常认同厦门邮轮产业的发展前景。这也使得厦门要成为“世界邮轮母港”、“明年邮轮游艇展争取在厦门办”等诸多利好,成为可期的前景。
“海上旅游是厦门未来发展的重头戏”,厦门港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以及北接宁波、大连,南接香港、马来西亚,东接基隆港的特殊地理位置,将使厦漳泉丰富的旅游资源,随着邮轮游艇产业的发展,得到更为深度的开发和利用。
不过,一个经常被人忽略的背景是,高品质的海上旅游,是建立在良好的海洋生态环境的基础上的。因为,高品质的海水、沙滩、多样性的水生动植物,是海上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这也就是厦门近年来致力于海洋生态修复的原因之一,白鹭保护、红树林引种、白海豚养护、人工沙滩兴建等所有努力,都将为旅游之海注入碧海蓝湾的底色。
财富之海
发展才是硬道理。2007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举办的“第三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论坛”,使得人们更加广泛地借鉴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成果,科学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作为海峡西岸重要中心城市,厦门市委市政府从战略角度高度重视海洋的科学开发与利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随着全市海域综合整治的基本完成,在大面积的渔业养殖逐步退出后,将把港口建设、物流园区、保税园区、航空园区等综合起来考虑,做大港口经济。与此同时,临海型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亦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海水资源开发利用得好,将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在海洋周期间举行的“海水利用与海洋城市发展国际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厦门是一个淡水资源匮乏的城市,水源单一,但同时,厦门的海水资源丰富,海水水质较好,在海水利用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向大海要水是厦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势在必行。专家同时指出,虽然2005年颁发的《海水利用专项规划》对厦门“形成有较强竞争力的海水直接利用产业化基地”做了规划,但目前厦门对海水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规划和前期工作阶段,尚未全面实施,下一步,应当强化海水资源意识,扩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努力培育海水综合利用市场,同时自主创新,稳步提高海水淡化在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上的贡献度。
首届厦门国际海洋周,还是公众参与度极高的海洋文化盛宴,唤起公众关爱海洋、保护海洋的群体意识。“魅力海洋与厦门摄影作品大赛”、“我心中的大海”少儿绘画比赛、“厦门家庭休闲垂钓大奖赛”、“中国俱乐部”杯帆船挑战赛总决赛等近十项海洋文化活动,推动了海洋科普和海洋环境保护意识的传承。
海洋资源的科学开发利用、海洋生态的保护与修复、海洋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丰富了“财富之海”的内涵,并成为“蔚蓝色文明”的应有之意。
南方渔网编辑:欧阳洋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海捕产品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