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说到高位池,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硬件设备先进,管理水平高,高密度高产量高效益,大家还停留在亩产一万斤的创富神话里。然而这几年的养殖现状,给我们从事高位池养殖者重重一击。2014年、2015年养殖成功率屡创新低,粤西地区部分地区(东海岛)养殖成功率低于5%。原因众说纷纭:种苗退化、药品效果差、饲料问题、水源污染、自然灾害等等,广大养殖户多半认为是外界因素导致的,很少从自身找原因。
作为一线的服务人员,下面就以湛江地区东海岛高位池为例,分析现阶段高位池养殖模式的弊端,并给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湛江东海岛高位池
2亩塘的增氧能力
一硬件设施不足,养殖条件落后 高位池应该是公认的养殖硬件设备好的,怎么会说养殖条件落后呢?我们说的养殖硬件必备:1、良好的水源条件,咸淡水必备;2、足够的增氧设施(视放苗密度定);3、有蓄水池,良好的进排水系统。 东海岛地区,近60%的市场没有淡水井,20%只有浅水井(70米以内),且抽出来水是红色的,重金属含量高,只有20%的客户有足够干净的淡水冲;增氧能力,大部分是每亩实地面积1~2台1.5kw的水车增氧机,按本地水体算中后期平均水深1.5~2米,也就是1亩实地面积大约有2亩左右水体,这样按一米水体算增氧能力平均为1~2kw/亩水体,对于放苗密度20~30万/亩水体,中后期的增氧能力远远不足;东海岛70%没有建立蓄水池,直接加入外海水或重金属含量高的井水,发病期间对于疾病的防控非常不利。
建 议
1、挖深水井(本地100米以上能够有纯淡水),建设蓄水池。2、在现有的增氧条件下,降低放苗密度,早造及中造8~10万/亩,冬棚可适当增加到15万/亩。
二大排大罐,大量使用抗生素,水质污染严重 近几年由于养殖排出的废水、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等都对当地养殖造成了较大污染,这也是养殖越来越难的原因之一,但多数原因还是我们自己造成的。由于放苗密度大,随着水质的污染及难以调控发病在所难免,为了保证养殖效益,大量使用抗生素。土霉素是养殖户用来治病最多的抗生素,前几年开始用还是1亩/瓶就有较好的效果,现在1亩水体要用3~4瓶。2014年开始,这些常用的特效药效果也没有那么显著了。大量使用抗生素后使得水体有害菌耐药性增强,这也就是为什么近两年药效不理想的原因了。
建 议
养虾以防病为主,从养殖模式上根本改变,从水源上下功夫,处理好的水质再进池塘,不轻易大量使用抗生素,处理水质的成本远远比处理虾病要低很多,每个人从自身做起,相信我们的养殖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三追求高产量,仍高密度放苗,各种病害不断 养虾无非就是为了获利,这是每位虾农如此辛劳养虾的最终目的。每每与客户谈起养殖,他们的回忆都是几年前我这口池出了一万多斤,现在几千斤都难养,病害多,成本高。一说降低养殖密度他们的普遍反应就是摇头,这行不通的,发病了就没虾养了。这是近两年来在高位池服务客户的普遍反馈。现在的养殖现状是放苗几天就开始发病,部分养殖户从虾发病到出虾一直死虾,到最后出塘的也就2~3成,这样他们就要放更高的密度,密度越高前期投料量越大,本就污染的水体污染更严重,一般前40天亚硝酸盐都在0.4mg/L以上。水体污染加上前期虾苗频繁蜕壳,水体发光、虾体发光、空肠空胃、偷死(冒底)各种养殖问题频发,什么药处理都不理想,处理好了也容易复发。越怕虾死,放苗密度越大,也就越难管理,进入一个恶性循环。去年雷州地区及东海岛部分养殖户有良好的水源及蓄水池,中造虾放苗降低密度8~10万/亩,70~80天出虾也有较好的效益,同比传统的养殖模式成功率高。
建 议
1、降低密度的同时控制好水源,也就是第一点讲的硬件设备要达标,最起码有淡水井和蓄水池;2、可适当套养黄鳍鲷(腊鱼)、罗非鱼,黄鳍鲷可以先用池子养,待虾长到3~4公分后放入30条/亩,罗非鱼可放60条/亩,控制病虾。3、前期放苗盐度可调到6‰左右,这个盐度下荧光弧菌较少暴发生长,可有效控制水体、虾体发光症状。
四虾苗长不大,放苗混乱 苗的种质退化是目前大家认为虾长不大的罪魁祸首,当然部分苗种退化及亲虾使用时间过长导致的虾苗生长慢或不均匀的问题确实是存在的。市场上各种品种都说是某某品种的一代苗,虾苗乱象也是养殖户选苗困难的原因。
建 议
1、放苗时选择正规大公司的虾苗,虾苗质量有保证;2、选苗时选抗病力及生长速度较均衡的苗,不要一味追求生长速度。
养殖是一个复杂的“大工程”,单从一方面的改变难以挽救当前的局势,要改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2015年养殖低迷,按照低密度、高增氧的“增氧增产”理念去养殖利洋苗的客户养殖成功率同比传统的养殖模式要高出许多,这是一个新的探索方向,利洋希望与大家一同探索出适合南美白对虾养殖的光明之路。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技术综合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