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主办的海洋保护区峰会上,世界著名海洋专家表示,世界海洋受到破坏的速度已超过其受保护的速度。为加强世界海洋耐受气候变化的能力,专家们呼吁政府、商界及社会尽快扩大海洋保护区面积并加大保护力度。
海洋保护区是通过对生态系统进行管理从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些区域,采取的手段包括限制或禁止渔业活动等。通常情况下,那些被过度捕捞的海洋鱼类能够在这里恢复生机,它同时也为海洋保护区之外的鱼类种群数量的恢复提供了帮助。埃及红海海洋保护区在5年前建成,其邻近海域的鱼类增长了66%。
因此,为提高海洋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耐受力,保护全球上百万人口赖以为生的珊瑚礁及海洋生态系统,必须要通过建立海洋保护区来控制污染及过度捕鱼。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海洋项目主管卡尔·伦丁称:“气候变化提高海水温度及酸性,这将导致珊瑚白化并使其造礁能力退化。然而,如果能保持健康且未遭受沉积物及破坏性捕鱼行为的影响,珊瑚就可以适应气候变化并能够继续存活。”加强海洋环境管理将有助于人类免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目前,海洋是世界最大的碳存储地,每年可吸收大气中约50%的二氧化碳。然而,持续的二氧化碳排放及薄弱的海洋环境管理系统将使海洋变为主要的碳释放源,恶化气候变化的形势。
专家们还表示,目前,不在国家管辖区域内的公海受到的威胁尤其严重。“公海区域的整个生态系统已严重受损,而我们还未来得及实施保护措施。”
对此,峰会提出一项主要解决措施,即迅速加大海洋保护力度并通过修建“海洋走廊”将海洋保护区联结起来。这些“海洋走廊”可供海洋物种复原并帮助他们在变化的海水温度及海洋化学条件下进行迁移。目前,世界上仅1%的海洋受到保护,相比而言,12%的陆地都在受保护状态下。
自然保护联盟世界保护区委员会海洋部副主席丹·拉弗莱称:“参与峰会的专家呼吁,到2012年,政府需建立海洋保护区网络,并按照法律规定,至少对国家管辖范围内10%的海洋进行保护。但如果按照目前各国的进程,这一目标就无法实现。”
据统计,在过去的20年中,全球海洋保护区的面积正在以约每年5%的速度递增。然而这还远远不够。《生物多样性公约》——一份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全球协议制定的目标是:到2010年,对全世界10%的专属经济区进行保护。同时,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在2002年达成协议,到2010年,对全球海洋面积的20%进行保护。而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海洋保护区的总面积必须每年增加50%——相当于现有速度的10倍。
因为,依据当前的速度,直到2045年才能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目标,而到2074年才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此,海洋学家指出,由于海洋物种正在迅速走向衰竭,因此我们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如果现在不采取行动,我们将永远失去机会。
南方渔网编辑:欧阳洋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海捕产品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