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绥化市北林区南泥河水产养殖基地景美水美,很有塞北江南的风韵,记者慕名前去采访,来到位于北林区西长发镇和平村的基地核心区,果然在这里领略了别具滋味的江南水乡风采。站在高岗上俯视基地,阳光下片片池塘错落有致,一眼望不到边。不过,可别以为这个基地的魅力仅在于此,其实,静静的水面下蕴藏的才是这里最大的财富。
绥化市清涛渔业有限公司拥有纯镜鲤、鲶鱼等十八个品种的成鱼,是我省最大的种鱼繁殖基地之一。记者邵国良摄
由于严格按照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标准生产,这里被农业部首批认定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是我省目前面积最大的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总面积4万亩,东起兴福乡、西至西长发镇,跨东兴办事处和宝山镇,沿泥河两岸绵延45公里;我省首个获国家认证的无公害水产品标识“泥河鲜”的诞生地;是我省惟一获淡水鱼出口资格的养殖基地。
无公害养殖——产量效益翻两番
陪同记者采访的北林区水产局局长王立安骄傲地告诉记者,如今在市场上,只要一提是无公害示范区的鱼,就会被高看一眼,标有“泥河鲜”品牌的水产品,批发价平均得比同类产品高1~2角钱。在绥化乃至整个哈尔滨以北市场,“泥河鲜”牌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
这成绩可来得不容易。“当年搞无公害水产品养殖,也是背水一战,被逼出来的选择。”西长发镇党委副书记姚振良说。
西长发镇是南泥河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养殖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地下水位高,养鱼有历史,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农民开始尝试。由于地下水没污染,养出的鱼口感好营养丰,深受市场欢迎。但因是粗放养殖,产量低,成本高,价格也相对高,所以当辽宁等外地鱼以低价大举进攻我省市场之后,西长发的鱼很快就失去了市场霸主地位,养殖效益也愈发下滑。在这危机时刻,2002年,北林区借打造寒地黑土绿色品牌之机,率先在这里开展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养殖。西长发镇养鱼农户的抬头日子也从此开始了。
当记者见到在当地大名鼎鼎的清涛渔场厂长兼清涛渔民协会会长张有时,他正组织工人拉网起鱼。张有给记者拿出了他珍藏的两个奖牌,一个是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出境水生动物养殖物/中装包装场检验检疫注册登记证”,一个是农业部颁发的“2006年度神内基金农技推广奖”。“作为全省最大的水产品苗种基地,我们渔场如今已创下了五个全省第一,但独独这两份荣誉,我最珍惜。”张有对记者说,作为一个民营企业,能拿到全省惟一的一个水产品出口资格,我们感到骄傲与自豪。
市场化运作——农民协会显神通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南泥河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区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渔民都有组织,几乎没有一家一户“单挑儿”干的。有滨北养鱼第一村之称的和平村,自发成立的农民养鱼协会起名“益民众发”,含义就是对农户有益,大家一起发财。村上的养鱼户全都加入进来了,还有外村的,有158户。
记者来这采访时,看到村委会主任兼协会副会长侯万义正帮协会会员、东达湖村村民仇术海起鱼,在他的指挥下,三四个小伙子熟练地将农用车上的大鲢鱼一网一网地倒进储鱼室的增氧水池中。侯万义告诉记者,仇术海的鱼池离村里远,大车进不去,鱼贩子没法到现场收购,协会就用小车倒过来,等鱼贩子来收。“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包括饲料、鱼药的购买,还有技术指导、鱼病防治。自打协会出资建了增氧鱼池,外地鱼商根本‘拿不住’我们,过去一家一户卖鱼,起出来不管价好不好、当天就得卖,要不鱼就死了,现在可不怕了,这四个池子,能储10万斤鱼,鱼起出来就暂存在这里,鱼商给的价不好就不卖!”
临别时,侯万义高兴地对记者说,仅通过集体购饲料省一块和统一销售提上价,每个会员每年最少多收入3成。养鱼挣钱了,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很大,去年起了两栋小楼,现在又有四五家在打地基要盖楼,“明年你再来就能看见好几栋楼了。”
链接
七成水产品无公害养殖
近几年,我省无公害水产品标准化养殖方兴未艾,各地积极建设无公害水产品养殖示范园区和示范带,大力推广水产品健康养殖技术,推行水产品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产品标签制度,推动了全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大幅度增加。
记者从省水产局了解到,目前全省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已达549.5万亩,占水产养殖面积的75.3%。在2006年绥化市北林区、肇东市和虎林市856农场获“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称号基础上,今年我省又在密山市、富锦市、庆安县和巴彦县建设4个部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通过对养殖水体、渔用饲料和渔用药物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监控,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鱼。
农业部和省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连续5年对全省19个县(市)50多个水产养殖场户生产的鲤鱼等水产品进行检测,均未发现禁用药物残留,我省也从未发生过地产养殖鱼类因质量问题而被投诉的事件。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