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世纪末起,东海、黄海和渤海海面开始大规模出现水母,其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大,时间之长,在历史上也属罕见。2003年是水母集中暴发的一年,引起缠绕阻塞网具、渔获量减少和在海滨浴场伤人事件。2004年渤海辽东湾白色霞水母异常增殖,随之渔民反映海蜇产量大幅度减少。据2004年至2007年8月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渤海和黄海水域沙蜇的数量已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水母暴发是近10年来中国沿海海域突出的生态问题,严重影响到捕捞渔民的生产、生活。
水母大量发生的影响
水母暴发与鱼类的过度捕捞、气候的改变、富营养化及物种入侵密切相关,对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水母暴发影响经济鱼类的渔获量、阻塞沿岸工业和船舶的冷却水系统、伤害海滨浴场游人等。而且造成传统渔场无法生产等现实,已严重影响了我国东、黄、渤海夏秋汛的海洋渔业生产。此外由于水母生长速度极快,在短时间内可蔓延大片海区,使海水遭受严重污染,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海洋渔业资源枯竭。目前水母的大量繁殖、生长所带来的危害,已远远超过了近年来近海赤潮所造成的危害,如果大型水母不能得到有效遏制,不仅使海洋渔业资源长期不能复苏,甚至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目前在东、黄、渤海夏秋季大量暴发并危害较严重的大型水母主要为沙蜇、白色霞水母和海月水母几类。沙蜇、白色霞水母和海月水母均是在一年中完成其生活周期,在中国沿海一般产卵后在11月底逐渐萎缩直至死亡,目前还有3个多月快速生长期。这期间,海域中的大型水母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黄、渤海渔业资源和海洋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大型水母在近3个月的生长期将大量消耗海域中的初级生产者和次级生产者,将造成以此为食的鱼、虾、蟹类资源的饵料缺乏,特别是造成在此期间产卵或处于幼体阶段的鱼类饵料的缺乏。二、在秋讯生产季节,大型水母暴发水域水母阻塞、缠绕网具将使黄、渤海的秋讯作业无法进行,渔获量将大幅减少。三、因食用水母海蜇同大型灾害水母类的食物链层次相同,预测大型灾害水母暴发的年份,食用水母海蜇的产量将大幅下降。四、因沙蜇和霞水母的刺胞毒性较强,大型水母集聚区附近的海滨浴场将受到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及相关建议
一、紧急起动灾害水母跟踪调查方案,随时预报灾害水母暴发的时间、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建议8月~9月份在黄、渤海水域进行针对灾害水母进行的航次跟踪调查,进行灾害水母暴发情况速报,警告、指导渔民和浴场游客回避水母暴发水域。
二、有组织地向黄、渤海沿海渔民宣传、预警水母暴发情况,传授防范大型水母的新型捕捞网具的制作和捕捞技术。
三、向黄、渤海沿岸的水产加工企业和渔民推广沙蜇加工技术,组织相关的参观学习或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渔民加工利用沙蜇。
四、对近年水母暴发成灾现象予以充分重视,加大力度重点支持相关大型水母动态监测调查以及发生机制基础研究工作。
五、近年中国黄、渤海近海大型水母的大量暴发,与全球海洋环境特征变化密切相关,在这一领域寻求多方面的国际合作尤为重要。包括研究方法的比较、资料信息交换、水母种类的鉴别比较、确定我国不同海域以及日本海域等大型水母的之间亲缘关系研究时样品的交换等。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