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市所有海域都出现了大量海蜇,有市民猜测,我市近期海蜇泛滥与近几年渤海湾增殖放流海蜇有关。省内有关专家来我市实地查看后确认,近海泛滥并伤人的是沙蜇,并非人工放流的绵蜇,我市海蜇泛滥与人工放流无关。
据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董崇强介绍,这次雨后,在全市各个海域都发现了沙蜇。威海国际海水浴场因海湾开阔,加上海流和风向等原因,出现的沙蜇要比其他海域多。
董崇强说,为查明海蜇泛滥并伤人的原因,21日上午,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邀请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邱盛尧教授、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渔业资源与生态技术中心主任吕振波研究员,与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人员一同赶赴威海国际海水浴场现场查看。经专家现场鉴定后确认,泛滥并伤人的海蜇为海洋中自然生长的沙蜇,而并非我省人工放流的绵蜇。
22日下午,记者连线烟台大学海洋学院生物技术系主任邱盛尧教授。邱盛尧说,此类海洋生物统称大型水母,我省黄渤海的大型水母主要以绵蜇和沙蜇为主。沙蜇是体形最大的一种水母,伞径可达80至120厘米。其位于口腕部(头部)的刺细胞有剧毒,蜇后可致人死亡。而绵蜇个体比沙蜇小得多,其伞径一般在30至60厘米,但经济价值极高,绵蜇的刺细胞几乎无毒,不会伤人。
邱盛尧介绍说,绵蜇的海上交易价格高达每公斤16元左右。虽然沙蜇亦可食用,但经济价值极低,每公斤收购价仅为0.15元。
“多年来,我省人工放流的均是绵蜇,从未放流过沙蜇。”邱盛尧说,放流绵蜇还会有效改善海洋水质,并抑制赤潮发生和自然沙蜇的繁殖与生长,为渔业发展服务。
据邱盛尧介绍,沙蜇伤人事件在沿海城市每年都有发生,但蜇死人却不多见。海蜇生活在近海一带,在每年的五六月份,便可长到伞径80厘米至120厘米。
沙蜇为何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浴场海域呢?邱盛尧解释说,沙蜇在海里是顺风漂流,如果海流和风向合适,它便会漂流到海边。近期,由于威海近海降水量增多,导致海水盐浓度偏低,也会促进沙蜇的生长。
“从8月底开始,沙蜇便进入了产卵期,到10月份,沙蜇将自然死亡。”邱盛尧说,由于沙蜇的毒性大,目前对沙蜇的防治还处于一个空白点,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生物监控方面的应急措施。
吃鲜蜇的多了 矾蜇皮的火了
“海蜇便宜卖了,1.6元一公斤。”21日下午6时许,市民梁女士一来到高区帝王宫市场,就听一名小商贩喊道。据商贩透露,从下午4时,她就带着从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捡来的新鲜海蜇到帝王宫市场叫卖,由于该市场上卖海蜇的商贩不少,她只能降价销售。“反正没有经营成本,能卖多少就赚多少。”
22日10时许,记者赶到威海国际海水浴场,沙滩上被潮水涌上来的海蜇早被市民捡走。家住文化西路的市民刘春兰从上午9时开始,从浴场的东面走到西面,捡到不足50公斤的海蜇。只见她将海蜇放在一个大桶中,然后撒上明矾,再用手上下翻腾着,现场矾制海蜇。“今天的海蜇太少了,20日那天我捡了7编织袋,全部用三轮车带回家,矾制成海蜇皮了。”刘春兰笑着说,第一批矾制成的海蜇皮有半缸之多。
海蜇在海水浴场海域大量出现,除了一些渔民大发海蜇财外,浴场附近的不少餐饮单位直接带着盛具到海边就地取材,把海蜇调制后卖给食客。据海水浴场景区管理处工作人员介绍,前几天,几名市民还开着车前去低价收购海蜇。
南方渔网编辑:陈如燕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