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海南省琼海市潭门镇风景宜人,昔日破落的小渔村经统一规划,建起了一幢幢美观舒适的楼房。一户民居内,白发苍苍的老船长苏承芬正向一批风华正茂的大学生娓娓讲述昔日惊心动魄的航海经历。举目眺望远方,蔚蓝的大海翻卷起雪白的浪花,似乎在印证着老人的讲述。
昔日出海万分艰辛 没少吃海水煮的米饭
这批大学生来自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把他们吸引来的,是海南渔民的远洋捕捞历史。今年暑假,他们专程走访海边渔村,记录并整理出了数十名老船长的口述航海经历。
今年80岁的老船长苏承芬说,他年轻的时候,每一次远航,至少要花三个月才能回来。因为帆船只能顺风行驶,要趁农历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份刮东北风的时候,从潭门出发到西沙、南沙才顺风。但到目的地之后,只能等到第二年的农历二月份刮起南风,才能顺风回来。“现在行驶机动船多好啊,只花两三天就能到西沙、南沙,想回来就回来。”苏承芬一再感叹时代的变迁。
“我们年轻时出海,工具非常落后,船又旧又小。在出海人的眼中,水比米更加珍贵。那时候去南沙,谁的米没有了,别人给你一两包没关系。但是向别人讨要淡水就很难。”苏承芬说,出发前,渔民会尽量往船上多存放一些淡水。一旦淡水用完,就只能在海上的岛屿找水,出海次数多了,船长们知道哪个岛屿上会产淡水,一般是现挖现取。等到明年再来的时候,上次你挖的坑已经不见了,都被海水给淹没了。即使能挖到水,那水都是红红的,上面还覆盖着一层泡沫。实在没办法,海水也要喝。他当船长的时候,曾有很多次拿咸水煮饭吃。很多人一喝海水就会拉肚子。但渴起来没办法,喝不下去也得喝。
如果船上的淡水没了,米还有,渔民煮饭时就只能放一点点水,放很多米进去,煮出的饭是半生半熟的。有时候,水还有,但米却没了。米放在船上,被海水打湿后会迅速坏掉。
昔日出海祸福难料 曾从鲨腹剖出人体手脚
年轻时,苏承芬曾去过比曾母暗沙更远的海域。解放后他开过机动船出海,但那时的机动船远不如现在的先进,船上的燃料也和淡水一样,都是从家里装过去的。如果食物和燃料够用,那就继续向前行驶,否则只能回程。
渔民出海,最怕的是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记得1973年那场台风特别大。台风来的时候,我正在西沙,知道台风要到了,就把船停泊在永兴岛上的海港。”苏承芬说,那时候永兴岛上有一个水产局,用来收购渔民们捕到的鱼。有一天渔民们把捕到的十几只鲨鱼卖给了水产局。他看到人们用脚去踩压鲨鱼的肚子,鲨鱼的肚子都是鼓鼓的,剖开鲨鱼的肚子后人们才发现,哎呀,这个鲨鱼肚子里面有一个人头,那个鲨鱼肚子里有一只人脚,有的鲨鱼肚子里有一只人手……此后很多年,目睹过现场的渔民们见面讲起这事都要落泪。
苏承芬说,在那次风暴来临之前,在他的家乡潭门,刚巧有一艘刚造好的大船出海,还有一些小船尾随其后。大船和小船上面的,大概有30人,没有一个人回来。
凶猛的鲨鱼是很多渔民心目中的噩梦。“我曾经跟鲨鱼搏斗过。”苏承芬说,那条鲨鱼的个头看起来不是很大,可是很狡猾。当时他和另外两个同乡背靠背站在礁石上,紧紧攥着手里的铁叉,紧盯着那只鲨鱼的去向。彼此对峙了一阵子,鲨鱼耐不住了,就去啃咬礁盘。三个人喊着“一、二、三!”齐齐投出铁叉,杀死了那条鲨鱼,捞上来仔细察看,它居然有好几层牙。
大学生听苏承芬老人讲航海故事。通讯员吴宝琪 摄
以前没有天气预报 船长们用眼睛来看天象
以前没有卫星、没有导航,没有气象台,渔民们是怎么知道天气变化的呢?碰到大风大浪的时候,又该如何应对?苏承芬说,当年他们出海,经常会碰到台风。“在大海上遇到台风非常非常危险,不过我的船在台风到来前,会到礁盘里避风,或者回港口,哪里可以避风就去哪里。”苏承芬说,以前没有气象预报,都是靠自己的眼睛看气象的:天空上有预兆,海螺也有预兆,海水也有预兆。比如说,白天看起来是平静的水面,晚上会出现一个个像排球篮球那么大的漩涡,白白亮亮的,一直向上喷涌而起,那就要当心风暴了。有时候天上出现一团白云,像彩虹一样伸展开来,与之不同的是,彩虹是七彩的,它只是白色的,就像是天上挂着白色的彩虹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天挂白虹”。老船员们晚上起夜,一旦见到这种天象就开始担心,因为这是大风暴来临前的预兆,要赶紧找港口避风避雨。
航海“秘本”《更路簿》 渔民纵横南海的“指南针”
在寻访的过程中,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大学生们发现那些帆船时代的老船长已经陆续离世,与时间赛跑的迫切感油然而生。他们建议相关单位能为这些老船长拍摄纪录片,留下影像。“老一代渔民勇于开发南海的故事是最具海南特色的航海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老船长将一个个离开,如果遗失了这种文化,将会多么令人遗憾。”在校生林娇玉说。
一种名为《更路簿》的小册子更是引起了大学生们的强烈关注,它又名南海航道更路经。今年80岁的苏承芬是其代表性传承人。
百度百科上,对南海航道更路经的解释是:它是渔民自古以来自编自用的航海“秘本”,是一种记录航海知识的手抄本小册子,或是一张手绘的航海地图,它是每位船长必备的航海图,而图中记载的航海路线,航行要领,气象水流,更不知是多少渔民用鲜血换来的“生命航线”。2008年6月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这种书流传于海南渔民手中,是海南渔民千百年来航行南海的“指南针”,更是古代海南人发现和开发南海诸岛的真实记录。海南大学教授周伟民认为,更路簿中的这些记录,反映出海南渔民活动的范围非常广。“包括广东沿岸、北海、海南岛沿岸、中南半岛、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使用这些更路簿的渔民以文昌、琼海两地为主,其次有三亚、万宁、陵水、临高等地的渔民。这些更路簿,是海南渔民历史上在南海水域进行生产活动的明证。”
参与寻访的大学生们说,随着科技的发展,航海技术有了飞速进步,老船长手中的《更路簿》正在渐渐地退出人们的视野。希望有关部门能够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对《更路簿》进行修缮、整理和保护,不要让这些重要的史料流逝在时间的长河里。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