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香港访问的中国“大洋一号”深海考察船的科学家1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学家在大洋航次中首次成功实现保真采样与深海微生物高压培养。
“大洋一号”科学考察船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助理、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肖湘告诉记者,中国“大洋一号”深海科学考察船5个月前在西南印度洋发现的新海底热液活动区中“捕获”的微生物,在离开了原始“居住”的深海环境后仍能繁殖培养。
“经过研究,在样品上发现的微生物种类非常丰富。研究这些能够在高温高压下生存的而又以有毒的硫化氢和甲烷等为能源的极端微生物,对于研究地球早期环境、探索外太空生命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肖湘说。
肖湘介绍说,目前“大洋一号”已在船上建立了深海环境模拟系统,从而能够有效地进行深海微生物的培养,使“大洋一号”成为国际上少数具备这种能力的科考船之一。
当地时间3月1日早上,中国“大洋一号”深海科学考察船在水深2800米的西南印度洋中脊成功发现了新的海底热液活动区(黑烟囱),抓取到了珍贵的烟囱体样品、生物样品以及大量的块状硫化物,并在取得的样品上发现了附着的生物个体。
据了解,目前很多科学家认为海底黑烟囱区域的恶劣环境(高温、高压、高浓度的硫化氢和甲烷、矿物质等)与地球上原始生命起源和演化的环境极为相似。此外,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在其他星球寻找生命可能不在地表,而是在地下高压环境中。因此研究这些深海微生物如何利用碳、氮、硫等进行代谢,如何与深海矿物相互作用而形成特定的生态系统,对于人类更好地了解地球上的原始生命如何演化、进化,对于探索外太空生命都有着重要意义。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