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首艘自主建造的海上水产加工船进入闽东及闽中渔场
发布时间:2014/2/8 10:56:47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黄姗
我来说两句(0)
核心提示:6日,福建省首艘自主建造的海上水产加工船进入闽东及闽中渔场,开始了今年的第一次作业。它吸引大批捕捞船队跟随作业,实现了捕捞作业与水产加工零距离衔接
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6日,福建省首艘自主建造的海上水产加工船进入闽东及闽中渔场,开始了今年的第一次作业。它吸引大批捕捞船队跟随作业,实现了捕捞作业与水产加工零距离衔接 自筹资金,自主建造 去年10月底,我省首艘自主建造的海上水产加工船——闽连渔辅60299投用。该加工船直属连江茭南冷冻厂,总投资1800多万元,由负责人陈应祥及其他股东自筹资金,并邀请福州海洋船舶研究所及水产加工设备制造专家设计、建造而成。 据介绍,近两年,在海上直接加工水产品的方式正逐渐兴起。目前,我省登记在册的海上水产加工船有三四艘,但除了闽连渔辅60299,其余船只均为生产企业从省外甚至国外购买引进。 陈应祥,连江苔菉镇人,已有30多年的渔业加工经历。“毛虾和丁香鱼保质期短,打捞后将其冰冻,再经历10多个小时的海上运输,容易断损,新鲜度也不能保证。”陈应祥告诉记者,自己的海上加工船正是以这两种水产品为主要加工对象。 去年12月,该海上加工船在浙江舟山海域进行了当年最后一次海上作业,持续20多天,8艘连江捕捞船跟随出海,沿途又吸引不少渔船加入。此次作业,共加工毛虾近500吨,制成鲜淡虾皮干品130多吨,产值近300万元。 “数据显示,去年连江县虾皮加工产量达4.5万吨,丁香鱼的加工量也达到230吨。海上加工,商机无限!”陈应祥说。 成本增加,仍可多赚 将加工厂从陆地搬到海上,好处多多,但也面临着新的风险。 “海上的生产环境与陆地上的不一样。船在海上处于颠簸状态,设备的稳定性尤其重要,锅炉气压阀门等关键设备都要特制。”陈应祥介绍,“此外,经营加工船与经营加工厂一样,需配齐电工、锅炉工等普通轮船不需要的工种。” 连江县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人士表示,海上加工船是水产领域开拓创新的成果,对船舶的建造以及船员的配备等都提出了新要求,也增加了管理成本,不过,发展海上加工仍有较大利润空间。 据悉,闽连渔辅60299船长47.1米,总吨位496吨,功率218千瓦,船上有2条全自动水产加工生产线,包括自动清洗机、冷却机、干燥机等成套设备,满负荷下日生产能力可达20-25吨,年产值可达2亿元。 “海上加工一公斤虾皮或丁香鱼,成本要比陆上多2元,但价格也高了8元,可以多赚6元。”陈应祥给自己的海上加工船制定了全年计划:2-4月在福建海域收购毛虾并加工成虾皮,4-5月在福建海域收购丁香鱼,9-12月转战浙江舟山地区收购毛虾。 捕捞船队,紧随其后 海上加工船,为何能够吸引大批捕捞船队跟随作业?连江渔民刘德宝,道出了缘由。 “以往,要把捕捞到的水产品运回陆上加工;现在,渔民们收网后,毛虾、丁香鱼可立即卖给加工船,即时进行蒸煮、烘干、冷却、包装等加工处理,节省了渔获运输环节,减少了渔船燃油成本,增加了海上作业时间。”刘德宝说,“与加工船一起在海区配合作业,捕捞季节平均每月能增加9天以上的作业时间。” 与此同时,在海上直接加工的水产品,保鲜度更高,品质更好,附加值也随之提升。“以毛虾为例。以往,在渔船上只能用盐腌制成卖价不高的咸虾皮,而要做淡虾皮,得将毛虾运回陆上加工,新鲜度就打了折扣;现在,有了海上加工船,优等虾皮的产量将大大提高。每公斤优等虾皮的批发价为32-36元,普通虾皮则只有20-24元。”刘德宝说。 “此外,毛虾在运输过程中容易缩水,在海上就地加工成虾皮,可节省原料超过15%。”刘德宝说,目前他们与加工船配合在福建崇武海域捕捞,未来2个月的利润预计将从以往的13万-1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左右。 正因如此,在捕捞季节来临时,海上加工船总会自动吸引捕捞船队集中向其供货,实现捕捞作业与水产加工零距离衔接。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