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2月6日,在福建宁德蕉城区飞鸾镇宏拓食品(福建)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洗手、更衣、戴帽、穿鞋后,经过消毒间,然后依次进入工作台加工水产品。这样一丝不苟的工作场景每天都在上演。
近年来,宁德市许多企业通过水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水产品加工业正进入加快发展时期。
“只有通过深加工,才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海产品的附加值。”宏拓食品(福建)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步灼告诉记者,其公司成立于2007年,当时主要通过收购养殖户的水产品,经过简单的冷藏加工后出售。但渐渐地,他发现这种卖原料的方式只能赚个辛苦钱,于是,他便有了通过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的想法。
去年底,由于多种原因造成鲍鱼滞销,市场上鲍鱼甚至卖出了“白菜价”。这使陈步灼萌发了扩大产品深加工种类,研发高端产品,即生产即食鲍鱼的想法。“今年初,我们公司和华东农大合作开展即食鲍鱼生产研发。目前,公司的即食鲍鱼生产线已经开始试生产。”陈步灼介绍说,随着鲍鱼价格逐渐平稳,鲜品小鲍鱼1斤可卖到五六十元,但通过深加工,一斤可以卖到一百多元,极大地增加产品附加值。
“如今,岳海水产建成了占地21亩的‘5000吨海藻系列及水产品深加工’厂房,加工生产海带、海参等水产品,今年我们也开始大力研发即食鲍鱼的生产工艺。”福建岳海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朱华告诉记者,该企业以海带、海参等海产品为原料制成的多种产品已经开始销售,过些时候经过研发试生产的7吨即食鲍鱼也将发往香港进行销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经过深加工,且卫生安全、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包装精美的海产品的需求将越来越高。”对于水产品深加工产业的前景黄朱华充满了信心。
近年来,我市在水产品加工方面一直秉承“扶龙头、创品牌、拓市场”的战略,积极培育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鼓励和支持水产企业参加宁德市“6·16”、福建省“6·18”等项目成果对接会,提升企业技术,培育更多品牌,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
目前,飞鸾镇占地1500亩的中国·三都澳大黄鱼产业园区正在紧张建设,三都澳5万吨冷链物流区主体工程将于近期封顶……我市水产品加工业园区已逐渐形成,并基本形成了福鼎秦屿、霞浦三沙(垅头)、蕉城飞鸾等水产品加工聚集区。
与此同时,我市水产品加工产品正向精深方向发展,紫菜精深加工生产线列全省前矛,产品打入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际市场;大黄鱼系列加工产品、真鲷鱼片、鱼类罐头、海带寿司、即食海苔等一批精深加工产品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据统计,我市大小水产品加工企业已达到300多家,其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省级水产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龙头企业33家,省、市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集养殖、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产业链,规模日趋扩大。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