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日前,国家标准委采纳了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修订建议,批准在实施藻类制品市场准入时采用“银盐法”检测无机砷含量。在实施市场准入过程中,困扰我市乃至东南沿海藻类制品企业的一大难题终得以解决。
作为我国食用海藻主要产区,我市裙带菜和海带产量占全国产量的95%以上,年产值40多亿元。去年,藻类制品被正式纳入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QS)监管。但在抽样检验过程中,市质监部门发现,按照国家《藻类制品卫生标准》针对无机砷的第一检测方法“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简称“荧光法”)进行检测,藻类制品无机砷超标率竟超过九成。一时间,全市200余家藻类制品企业如坐针毡。
使用合格的鲜海藻制成的干海藻产品、盐渍海藻产品,为何无机砷严重超标?藻类制品无机砷超标率为何在整个行业如此普遍?为解决我市藻类制品市场准入问题,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市海洋渔业部门、市质检所和有关专家,先后实地考查了我市17家藻类生产企业,对藻类生长海域水质和95个批次的藻类鲜品及藻类制品进行了检测。
质监部门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市藻类生长环境和藻类鲜品的质量状况符合国家标准,“大连裙带菜”是营养安全的,可以放心食用。而藻类制品无机砷超标是由于采用的检测方法即“荧光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不足造成的。要纠正“无机砷超标”的假象,解决藻类制品市场准入问题,必须修订国家关于藻类制品无机砷的检测方法,使用更符合实际检验要求的“银盐法”作为藻类产品的检测方法。
据了解,市质监局将依据新的藻类制品无机砷检测方法,抓紧修订我市《藻类制品市场准入现场审查细则》,快速推进我市藻类制品市场准入工作,协助企业尽快获得生产许可证。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