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8月的武汉,一片火热。如果你此时来到湖北,好客的湖北人一定会请你吃红彤彤又香、又辣、又鲜的小龙虾,那味道,让你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工作人员在出口小龙虾生产企业监管
占据欧美大半市场
小龙虾在湖北是“外来物种”。10多年前,就有精明的商人,发现湖北气候适中,雨水丰富,特别适合小龙虾的生长繁殖,这些精明的商人就用当地水生资源,野生寄养小龙虾。还有一部分商人,引进沿海小龙虾加工经营模式,将小龙虾加工后,通过冷链物流出口,成功赚得大批外汇,掘得了“首桶金”。赚钱后湖北小龙虾企业,不断地投入资金滚动发展,目前,湖北小龙虾企业生产设施国内一流,出口已成为湖北过千亿元支柱产业,是湖北省委省政府重点支持的“湖北水产三艘航母之一”。
8月22日,记者走进湖北仙桃检验检疫局,看到仙桃局一科人员都非常繁忙,他们仅有的3名检验员都在忙于接受小龙虾的报检、开展电子监管、打印出口证单、询问企业生产过程的问题,可以说,全科人员都在忙于小龙虾的出口检验检疫工作。
仙桃局一科科长许一平向记者介绍说:“6月至8月,是仙桃辖区小龙虾出口最繁忙的时候。今年,湖北地区小龙虾产品出口形势又创历史记录,高峰时,最多一天可出口50个货柜近1000吨小龙虾。”
陪同采访的仙桃局局长王正建说:“湖北小龙虾大多出口到美、欧、日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形成年产值10多亿元的大产业。现在,湖北小龙虾在世界淡水小龙虾产品市场拥有第一“话语权”,有世界的小龙虾看中国,中国的小龙虾看湖北的美誉。”
据统计:2012年,湖北小龙虾出口1.77万吨,创汇1.81亿美元,占欧美市场60%以上的份额,已连续8年出口全国第一。预计至2013年8月底,仅仙桃地区,湖北小龙虾出口量就达到1.21万吨,创汇1.1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2%。
甲壳素深加工
延长龙虾产业链
众所周知,在传统小龙虾加工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三废”物质。据统计,小龙虾加工后,约80%的虾壳成为废弃物,以往这些废弃物是一排了之,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容易引发工厂周边群众的矛盾和纠纷。
如何延长产业链,将加工后的虾壳变废为宝,是摆在湖北小龙虾加工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在检验检疫局的帮扶下,湖北潜江华山公司从中看到了商机,公司自主开发的“甲壳素深加工-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加工技术”等四项成果,成功地将虾壳加工成甲壳素“软黄金”,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8月16日,记者来到了潜江华山公司。按说,传统的小龙虾加工旺季季节已经过去,可华山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内仍是一派繁忙景象。他们在忙什么呢,原来,在华山公司新建成的甲壳素加工车间,工人师傅们正紧张地进行操作,而在厂房间隙的大空地上晾晒着的铺天盖地的“白色鱼片”,也在太阳光下熠熠生辉,这就是经过去油脂、去蛋白后的龙虾壳——甲壳素。
如今,华山公司投资4.15亿元,占地300亩的甲壳素深加工二期工程——“年处理10万吨废弃虾壳提取氨基葡萄糖盐酸盐与鱼虾加工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已竣工投产。年处理废弃虾壳从原来的2.5万吨提升到10万吨。年生产甲壳素可达(中间产品)4000吨,年产氨基葡萄糖盐酸盐(氨糖、钠盐、钾盐)粉剂2000吨,成为我国最大的甲壳素生产基地。
小龙虾加工车间
持续发展虾产业
“湖北小龙虾产业要科学发展,解决苗种繁育,是关键。如果,小龙虾苗得不到保证,就谈不上出口虾数量和质量”。仙桃局副局长胡正文如是说。为解小龙虾苗种的问题,检验检疫大力支持、帮助辖区莱克水产公司开展了苗种繁育,现已取得了成功,得到当地政府充分肯定,也为湖北小龙虾出口提供了充足的优质原料。
莱克水产食品有限公司,被誉为湖北江汉平原小龙虾产业的双子星座之一。8月16日,见到莱克公司总经理郑玉林时,听到这样一番话语:“如今,我公司已经建起全国规模最大的小龙虾工厂化繁育基地,破解了中国小龙虾所面临的品种退化、虾源短缺等产业难题,实现了人工诱导繁育小龙虾虾苗4亿尾,满足2.5万亩池塘养虾,1万多名农户从中受益。”
如今,在湖北江汉平原上,小龙虾产业已形成苗种繁殖、加工出口、冷链物流、精深加工等完整产业链条。小龙虾出口已经形成货值超过1.8亿美元、惠及150万农民的朝阳大产业。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