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出口产品价格提高了,生产企业应该高兴才是,但山东的水海产品出口企业却笑不出来,因为它们的出口量降低了。来自青岛海关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前2个月山东出口水海产品7.3亿美元,同比增长7.4%,平均价格上涨9.8%;出口量16.4万吨,同比减少2.2%。
山东水海产品出口量减价扬的主要原因,是日本和欧盟市场经济不景气导致的水产品需求放缓,以及国内水产饲料价格上涨,这大大抵销了水海产品出口价格的轻微涨幅。
烦恼不仅如此,水海产品出口还频频遭遇贸易壁垒。今年2月,美国对原产自中国、泰国等7国的冷冻暖水虾正式立案进行反补贴调查,该案是美国首例针对中国农产品发起的反补贴调查案件。
实际上,我国水海产品2001年以来已先后因“氯霉素”事件、“恩诺沙星”事件、“孔雀石绿”事件等,遭到欧盟、日本等的禁运或加强检测等强制措施。同时,欧美等出口市场要求以指定检测机构的检测证书为准,增加了中国企业的出口成本和等待时间。
我国海珍品养殖多集中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国家为推动渔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山东相关部门和企业应当抓住优势和机遇大力挖潜、扩潜。一方面要走精深加工之路,切实提高水海产品的质量及附加值,积极应对成本上升的经营困境和贸易壁垒;另一方面,应当加快远洋捕捞设备的更新换代,用深海、远洋产量弥补国内水海产品的原料缺口。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