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1日下午2时许,海南省首艘千吨位级的远海捕捞补给船“盈海6号”在三亚港码头徐徐靠岸,掀开海南省远海捕捞业的新篇章。
满载而归受热捧
船刚靠岸,三亚港几家水产品加工企业的工作人员就迫不及待跳上船去看鱼品如何,船舱冰库里码放着马鲛、石斑、红鱼以及大量渔民不懂用普通话表达的深海鱼,“我们还捕捞到很多金枪鱼,已经先处理了。这些鱼的价格每斤都在几十元,中、南沙渔场的效益非常好。”很快,“盈海6号”的船老大,也就是临高椰丰远海捕捞公司负责人桂建海被团团围起来,“桂总,到我们公司去坐坐吧,我们好好谈谈合作的事项。”
千吨补给船填补省里空白
省海洋与渔业厅相关人士介绍,此前海南省有过补给船出远海,但吨位只有400吨左右,这次是首次有千吨位级的补给船,而且是海南渔民自有的补给船,填补了省里的空白。
站在一旁的临高县渔业与海洋局局长陈卓尔表情欣喜中夹有一丝遗憾:“临高渔民这次在省海洋与渔业厅资助200万元的情况下,又自筹资金200多万元,改造了两艘千吨位级的远海补给船,带领36艘临高渔船、28艘三亚渔船、10艘琼海渔船,采用钓业、流网、灯光等作业方法,远赴中、南沙开辟新渔场,意义重大。但是临高目前还没有可以停靠大吨位级渔船的渔港,水产品加工、交易等高利润的产业环节只能流落在外,临高渔港建设滞后的矛盾一定要尽快解决。”
两艘千吨补给船,带领74艘渔船出海
今天返航的“盈海6号”带回了近200吨的深海鱼,另一艘还在南沙作业的“盈海7号”也已有上百吨的收获,将于近期返航。这两艘船在本月6日出海,最远去到了北纬9度的南沙海域,共补给了200吨柴油、300吨冰和310吨水。两船原计划10天左右返航,因前10天受恶劣天气影响,收获不大,于是延后到半个月。
陈卓尔当场算了笔账:以前光靠渔船出海,作业3天,路上却要花6天,如果再加上回来补给所花的时间,前后要半个月。现在有了补给船,渔船出一趟海可以作业20天,降低了往返的成本,捕获的鱼品能及时清舱,效益可以翻两番。“放在市县和全省的角度来看,有了补给船,渔业产值得到极大提升,渔船数量却不用增加,渔民和政府的负担都减轻了。”
临高抓紧渔港建设,做长渔业产业链
记者了解到,临高方面没有大吨位渔港的遗憾很快就会破解,今年1月,临高县级别最高的渔港新盈港在停工12年后,重新开工建设,经过2年的建设周期后,新的新盈渔港规模将达到年卸鱼量5万吨以上,满足800到1000艘大中小型各类渔船进港停泊避风和交易,不但解决困绕临高渔业发展已久的渔船“回家”问题,每年还可为当地创税收1000万元以上。今年3月,武莲渔港建设项目开工,该港功能定位为水产品集中交易、渔业补给、加工等,为临高渔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服务,拉长了渔业经济产业链。同月,投资6000万元的县水产品加工项目一起开工,填补该县作为渔业大县却没有渔业加工厂的空白。
南方渔网编辑:张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