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11月7日,是今年入冬以来海岛难得一见的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清晨,在大连长海县的海洋岛和大、小长山岛海域及大连旅顺海域,獐子岛集团虾夷扇贝苗种组合户的装苗船已经“集结”在獐子岛集团苗种底播船的周围。养殖户们把自己养殖了半年的虾夷扇贝苗种播种到海洋牧场。至此,2012獐子岛百万亩底播增殖工程全面启动。
獐子岛集团每年一度的底播大会战始于1990年,每年投放数十亿枚苗种、底播面积超百万亩,至今已持续20余年。魏振禄是海洋岛的一位虾夷扇贝苗种组合成员,他在年初就与獐子岛集团签订了苗种收购合同。 “有了订单以后,生产有了方向,苗种有了市场,收入也成倍翻番。 ”魏振禄如是说。2009年魏振禄收入500万元、2010年达到1000万元、2011年更是达到了2000万元。加入獐子岛集团的组合成员也都和魏振禄一样,收入逐年上升,现在许多人也都买了私家车,日子比以前过得滋润多了。
从2006年开始,獐子岛集团对长海县的养殖业户提供技术、资金、物资上的支持和帮助,并每年与养殖业户签订合同。到目前,在大连地区已经有1000个养殖户成为了獐子岛集团的组合业户。
虾夷扇贝苗种就如同婴儿一样需要精心呵护。獐子岛集团海洋岛分公司经理石春光告诉记者,今年的扇贝底播生产中苗种的规格必须达到3厘米以上,而且苗种采购时间严格控制在2小时之内。
在收购环节,公司收购人员严格执行苗种合同,数量和规格坚决对照年初签订的合同条款执行;为增强收购环节透明度,苗种上到底播船上还要进行一次抽检,抽检人员则由过去的2人增加到5人;在运输环节,一改过去所有苗种都入舱后才注水暂养的方法,舱内铺平一层苗种就放进一层海水,并对每一个活体水舱都安设了充氧设备,确保苗种成活率。记者在现场看到,从海中拔苗、苗种上船、称秤、抽检、计算到苗种入舱、暂养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有条不紊,紧张忙碌而有序。
今年的虾夷扇贝底播的百万亩海域分布在獐子岛的东部、西部和南部,15艘大型活水底播船将苗种按沿岸区、优势区、加工区和待评估区进行播种。
据悉,今年的播种生产对各环节都进行记录。这既保证每一枚苗种的健康成活,也为市场销售建立“诚信”档案。待2至3年后虾夷扇贝收获时,采捕上来的虾夷扇贝产品全程可追溯。

15艘底播船在海洋牧场上耕种。□本报记者/王荣琦 文/摄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