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年来,脊尾白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已成为沿海地区池塘养殖的主要品种与模式。东台市在滩涂围垦垦区内进行脊尾白虾与三疣梭子蟹混养面积达2.5-3万亩。经过几年的养殖实践和摸索,养殖技术已趋于成熟,东台市渔业科技示范户平均亩产脊尾白虾近250kg左右,三疣梭子蟹30kg左右。对其养殖经验探讨总结以下几点:
(1)池塘结构
池塘底质为泥沙质,泥沙比约为4 : 6,池塘面积为50亩左右,长方形、东西向,长宽比约为2~3 : 1,池深2.8~3.2 m(含环沟);环沟呈田形,沟宽8~10 m,深1.2~1.5 m,占整个池塘面积的20%左右。
(2)配套设施
按照0.3~0.5 kw/亩配置增氧机。
(3)放养前准备
在池埂边及平台的高处,适量种植芦苇等水生植物,在平台上放置陶罐、竹枝等隐蔽物。
(4)苗种投放
5月上、中旬,在池塘中投放200~400g/只的本海区三疣梭子蟹健康亲蟹,卵粒饱满、活力好,每亩投放成熟种蟹1~2只。经过20~30d培育,控制Ⅰ~Ⅲ期稚蟹密度为8000~12000只/亩。
三疣梭子蟹养殖前期不要混养脊尾白虾。一是近几年虾类病害较多,脊尾白虾过早进入池塘养殖,不仅易发生虾病,而且往往会感染三疣梭子蟹,造成6~8月虾病、蟹病同时爆发;二是先放养的脊尾白虾在幼蟹脱壳时会残杀蟹类;三是脊尾白虾生长周期短,高温季节生长发育迅速,商品虾个体小,死亡快,往往在春节销售高峰来临之前就自然消亡。
7月中下旬,选择体长5 cm以上、体重3.3 g/尾以上的自然水域生长的脊尾白虾亲虾,卵粒呈淡黄色或桔黄色,每亩投种虾0.7~1.0 kg。
(5)水质管理、病害控制
视水质情况添换水。适量使用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牙孢杆菌等)和底质改良剂,定期(通常15 d)进行水体消毒,杀灭病原体,控制其传播途径。同时利用适量贝类(大沽全海笋)和水生植物辅助净化水质,促进池塘内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适时开增氧机。投喂药饵(饵料中拌入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免疫多糖、大蒜素、三黄粉等),增强养殖群体的抵抗力,提高免疫力。放养适量肉食性鱼类——河鲀、黑鲷(通常10~15条/亩,100g/条)与瘦弱虾、蟹形成饵料竞争和捕食关系,促使养殖群体增强活力,提高抵抗力。
(6)优化雌雄蟹比例
一般在7月20日至8月期间,捕除雄蟹,控制雌雄比例约为5 : 1。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