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60公斤的蓝鳍金枪鱼成了海洽会上的“明星”
展会现场的海洋产品
海洽会展区
大连一海胆出口企业带来的产品
现场推广
一场海洋经济盛宴的角逐,正在全国各地上演。
中国水产门户网每日商报讯:8月开始,各地与海洋经济有关的活动骤然升温:8月20日,广东省提出2015年海洋经济规模目标1.5万亿;两天后,浙江省宣布已编制总投资超过1.2万亿的海洋经济发展建设重点项目规划;24日,福建省发通知称,从财政、税收和金融等方面支持海洋经济建设,2015年跻身海洋经济强省……
浙江显然已经走在了前列:去年,全国首个无居民海岛公开拍卖,除此之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舟山群岛新区、海洋服务业、海洋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刚刚在宁波闭幕的第二届中国海洋经济投资洽谈会上,浙江省成功签约91个海洋经济重大项目,总投资达到2127亿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在整体经济环境持续低迷的形势下,“海洋产品的产值至少实现了10%的涨幅。”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技经贸处处长张士锋说。
事实上,浙江对海洋及海洋经济的认识,已经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深化——
海洽会上,小到一根纤维,大到各类重工设备,各种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新鲜“海元素”随处可见;
一个电子网络平台,将全国的鱿鱼资源都融合在了一起,舟山一家电子商务公司开发的软件将大大改变以往传统海产品行业的运营模式;
海带、海苔等海藻除了食用,还能做什么?“向大海要面料。”一家绍兴企业的负责人说,这些纯天然、可再生的海洋纤维如果真正进入服装、家纺等产业领域,大有前景。
尽管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海产品的发展同样面临挑战。“最缺的就是设备和技术。”张士锋说,目前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如同纺织业一样,其工具、设备往往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样一来,中国商人很难把握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利润空间,卖100件衣服所赚得的利润,也远远不够买一台机器设备。为此,张士锋认为:加工设备的研发,必须得到重视。
那么,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海产品企业是否也正在进行转型?未来的市场中,产业的哪些环节需要更受重视?本期“18视点”将与您一同步入海洋的新世界——
海产品呈至少10%的产值涨幅
消费者对其要求越来越高
“相比去年,海洋产品的产值至少实现了10%的涨幅。”海洽会论坛现场,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技经贸处处长张士锋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他说,为此,不少其他行业的企业家前来“取经”。
海产品的发展态势迅猛,这在展会成员来去匆匆的脚步中也有所体现。不少企业家反映,这一次的行程非常紧凑。江苏方渡食品有限公司的采购部成员魏波9月15日上午刚刚到杭州,当天晚上就要赶到福州参加在那里举办的另一场海产品展览。
然而,随着海产品市场的不断发展,消费者需求市场也出现了不小的变化。魏波所在的公司主要为各大酒店采购海产品,三年经营下来,他发现,客人们对海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他前来海洽会的目的之一即寻找下一步发展的灵感。幸运的是,这一趟他并没有白来,甚至还有可能敲下一笔“订单”:美国一家公司展示了3只单个重量约1.5公斤的黄金蟹,这是从大西洋南面空运来的。
“黄金蟹,也是这两年才在美国流行起来的,要是把它引入到国内市场,销量应该很可观。”魏波表示很看好这一市场。
有着同样感慨的还有浙江跃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的市场部经理管益晖。管益晖说,公司于2004年成立,在之前的经营过程中,公司主要以速食油炸类的跃腾虾、生熟冻带头虾等为主。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他发现,更多的消费者不仅追求口感鲜美,更希望购买到方便、快捷、新鲜、健康、绿色的海产品。
“为此,海产品企业不得不在产品上做出更多的调整和转型,从而适应市场需求。”管益晖说,公司将于11月推出一系列非油炸的速食产品,如即食对虾、脆壳微波对虾等。目前,包装式样刚刚确定完毕。这一举措的开展,正是出于对消费者需求的考虑。
调整内外销比例、活用海产品下脚料
海产品企业调整市场营销战略
除了在产品种类上作出调整,更多的海产品企业开始从调整内外销比例或用海产品下脚料等途径,来进一步扩大这一市场。
9月15日,在3号馆,一条近60公斤的金枪鱼抢足了风头,它体格结实,鱼身呈深蓝色,泛着光泽,还有着漂亮的金色背鳍。与平日在市场看到的普通金枪鱼相比,蓝鳍金枪鱼“一两蓝鳍一两金”。按照市价计算,这条60多公斤的大鱼,市场价格超过6万元。这是杭州的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带来的现场金枪鱼解体秀,这也为参加海洽会的来宾献上了一道视觉和味觉的盛宴。
这既是大洋世家股份有限公司宣传推广企业的一种方式,也是公司打开内销市场的一种手段。“以前我们的产品100%外销,现在,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都有了专卖店和品牌专柜,以稍高于批发价的价格销售金枪鱼。”大洋世家秘书胡逸茗告诉记者,大洋世家一直以金枪鱼、三文鱼、阿根廷红对虾以及日本特色海鲜为主打产品,在市场营销上,他们做的是“加法”,转攻国内市场。
同样作出内外销比例调整的还有浙江跃腾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管益晖告诉记者,鉴于国内外市场环境的不稳定,公司从最初的内销逐渐于2010年转向外销市场,并不断扩大外销市场份额,从而实现内外销市场的动态平衡。2012年,跃腾的目标是将外销扩大到50%的份额。“现在,公司内外销比例已经接近对半平衡。由于今年国内的消费市场情况不太乐观,所以公司以外销为主基调,俄罗斯、欧盟等都是公司的主攻市场,未来,市场会再度往内销转移,毕竟国内的市场需求非常庞大,不容忽视。”市场部经理管益晖说道。
来自大连乾日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的李伟也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次海洽会寻找各地的合作伙伴,作为一家有16年海胆出口历史的企业,他们也希望启动内销战略,抓住市场先机,引导消费潮流。
当然,调整市场营销战略的方式远远不止这一种。大洋世家秘书胡逸茗说:“以金枪鱼为例,其加工过程中会产生一些下脚料,这些资源利用得好,同样可以获利不少。”胡逸茗现场就为记者上起了课,鱼骨、鱼刺等可做成鱼粉,鱼的内脏、鱼油可做成保健品、鱼肝油等,除此之外,金枪鱼还能做成休闲即食鱼松。“这一类产品在网上销量很不错。”胡逸茗说道。
海洋水产品从粗放型走向深加工
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正当时
9月15日上午,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总经理龚建刚早早地来到了展览现场,将公司的新产品——甲鱼粉一盒盒地摆放了出来,放在两侧的还有两只中华鳖,分别为7斤和10斤。
这次前来海洽会,龚建刚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把公司不久前推出的新产品——甲鱼粉推广给更多的消费者。
杭州金达龚老汉特种水产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专业销售中华鳖的,从种苗的繁育、商品甲鱼的销售,直到深加工,公司都有涉及。目前,公司种苗达到了年产500万只的规模,商品甲鱼也达到了150万只的规模。然而龚建刚发现,随着经济不断发展,这一粗放型水产品加工方式已很难实现高利润,人们对深加工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从2008年开始,公司毅然选择开拓深加工产品的市场。
“尽管需求量不小,但是由于传统的消费观念根深蒂固,不少人认为,鲜活产品比加工后的产品更有安全保障。”龚建刚说,为此公司第一步要做的是推广、再推广。
2011年11月,龚建刚把产品带到了农展会上进行试销,今年年初,作为滋补品,甲鱼粉正式开始销售。“但是,现在的市场还基本停留在药店,今年,公司准备重点借用药房这一销售渠道,预计将进驻100家药店,主要集中地为上海。”龚建刚说,明年,公司还会进驻厦门、杭州、北京、长春等其他4座城市。目前,合作意向已基本达成。
“海洋水产品从粗放型走向深加工,这是必然的趋势。因为很多水产品的加工方式相对复杂,现在的人们更提倡快捷、方便的生活方式。”龚建刚坚定地说道。
拓展深加工产品,这也与中得农业集团董事长蒋有水的想法不谋而合。蒋有水已经是连续两年来到海洽会现场,今年,中得的展位扩大了四倍,展示的产品也比去年扩容了不少,其中不乏科技含量极高的护肤品和保健产品。
2008年前,中得还是一家单纯的农业型生产企业,但蒋有水发现,传统的食品企业很难做,因此,在原有中得生态甲鱼的产业基础上,他们运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提取出了甲鱼蛋白的精华小分子甲鱼多肽,再将产品深加工,开发出一系列符合人体需求的高端生物技术保健品、美容产品。
“我的思路是不做大,但一定要做好、做精。”蒋有水说,比如以前在甲鱼饲料上,与浙江大学联合研发野生风味甲鱼全价配合饲料,解决了甲鱼的营养价值问题,获得了国家级专利;而现在利用最新科技成果做好甲鱼产品深加工,将有可能改变国内农业产品粗加工为主的局面,也是企业今后研制推广的重点。
传统海产品企业逐步实现“触网”
搭建电子网络平台融合、规范市场
除了产品创新、营销策略改进之外,传统海产品企业“触网”也成了一个新趋势。
在舟山群岛新区水产品交易中心的展区内,显示屏实时显示着鱿鱼交易信息:阿根廷鱿鱼150克以下/条,100吨……这样有数量、规格等详细出售信息一目了然。公司业务经理陈正勇介绍:“作为全国首个水产品现货交易平台,公司以B2B、B2C网店的销售模式,主要提供水产品收购、销售、仓储、配送等服务,并对广大客户提供即时商务资讯,建立多元化产品运营的服务体系。”
自去年12月中旬试运营以来,目前已实际注册的捕捞企业、加工企业、船东、中间商等交易商近百家,其中来自本地的企业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宁波、杭州、山东、辽宁等外省市交易商也有进入市场;交易品种暂为远洋鱿鱼。
一个电子网络平台,可谓将全国的资源都融合在了一起!陈正勇说:“现在,公司推出了现货挂牌、现货订单、现货招标、现货拍卖四种交易模式,其中,出台价格指数是公司的工作重心,因为它有利于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以今年4月26日为例,根据当地远洋渔业协会的信息,交易公司市场调研,结合阿根廷鱿鱼资源、生产成本等实际情况以及近期市场行情,中心出台了阿根廷鱿鱼最低销售价格,便于交易商参考,从而引导整个产业的供销平衡。
“这一交易平台可以有效将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进行高效运转,并寻求国际合作伙伴,同时还能进行仓单质押业务,可以大大改变以往传统海产品行业的运营模式。”陈正勇说,渔业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劳动力的培训成本也在上涨,这也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交易平台的搭建是“触网”的一小部分,更多的企业选择自主走上电子商务这一广阔的交易市场。以大洋世家为例,一年前,公司就在网上开出了旗舰店。而杭州余杭区本牌中华鳖管理协会会长李文赞则表示,他们计划用信息化的手段关注甲鱼质量安全,监管养殖场质量。“我们正在考虑给鳖设计一款电子感应标签,未来的养殖过程中,哪只甲鱼在哪个水塘里,这一系列情况都将通过网络一目了然地呈现。”李文赞说。
新兴“海”制品经济前景广阔
技术提升迫在眉睫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经济的前景广阔,这是毋庸置疑的。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海产品也日新月异。企业家们不但执着于鱼类、扇贝类等海产品的开发,更是将眼光转向了海藻等海洋生物,海产品新品种正在不断崛起。
“藻类污染更少,病虫害概率低,浙江省又拥有很长的海岸线,养殖空间大,这一系列条件都说明藻类的市场空间很大。”温州星贝海藻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潘峰说,虽然现在也有人养殖海藻,但基本上以原料形式直接出口,最后做成终端产品的并不多,可以说,海藻类产品的附加值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潘峰喜欢用“海上蔬菜园”来形容紫菜、海苔、裙带菜、海带等在内的海藻类产品:“这是我要打造的一个新品牌,将现在所有的海藻资源整合,再以专卖店、品牌专柜的形式出现。”
其实,海藻除了可以吃外,还有很多神奇的功效——“向大海要面料。”一家绍兴企业的标语格外吸引眼球。“今年初,国内首条海藻纤维生产线已经投产,预计年产量可达100万吨。”公司负责人介绍,这项技术是该公司与武汉纺织大学合作研发的,能从海带等海洋藻类中提取一种名为海藻酸钠的物质,再通过技术手段,做成海藻纤维。与普通纤维相比,海藻纤维质地非常柔软,且有阻燃、抑菌等功效,另外,他们发现,海藻纤维的抗菌护肤功能也不错,接下来,还将继续开发更多相关的应用产品。
“海洋生物纤维的问世,让人们穿衣有了更多的选择。”业内人士表示,这些纯天然、可再生的海洋纤维如果真正进入服装、家纺等产业领域,大有前景。
尽管新产品层出不穷,但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样面临挑战,“最缺的就是设备和技术。”宁波市海洋与渔业局科技经贸处处长张士锋讲述了整体海洋经济的情况:目前,中国的海洋经济发展如同纺织业一样,其工具、设备往往是从国外进口的。这样一来,中国商人很难把握生产过程中的最大利润空间,卖100件衣服所赚得的利润,也远远不够买一台机器设备。为此,张士锋认为:加工设备的研发,必须得到重视。
“与此同时,保鲜技术的提升也至关重要。如何把产量变成经济效益,这是每一个行业人士都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张士锋说,如果海产品的加工设备研发、保鲜技术等能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海洋经济的未来必然更加广阔。
可喜的是,今年海洽会现场,一套利用能量转化实现“无人值守养殖”的模拟机器给我们带来惊喜,这是由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海洋机电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所长陈俊华研究的“基于海洋能的深水抗浪智能网箱养殖系统”,这是2012年国家立项的新项目。
“现有的海水网箱养殖,大多集中在避风条件好的内湾和浅水海域,长期的高密度养殖已经引起水质恶化、环境污染等问题,并直接导致鱼类品质下降、病害增多。这套装置研发成功以后,可用于40米深的深海养殖,而且,能够减少对内湾和浅水海域的环境依赖。”陈俊华说,这甚至对以后无人岛的养殖开发也有很大的意义。
同时,根据深水养殖的特点,这套系统还可以利用潮流能进行发电,实现网箱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该系统还安装了自动投喂装置,一次加料可供鱼儿吃七天。
现在,这套装置已经开始在河道里,用大黄鱼进行试验,以后还将在深海进行试验。“试验成功后就可以投入使用,四年以后,市民就可以吃到深海养殖的大黄鱼了。”工作人员说,这种深水养殖箱平均每个造价大约50万元,一般8个一组,一个养殖箱可实现利润30万。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加工贸易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