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在泽库镇长会口码头,出海归来的渔民正在为鱼过秤。
山东文登出海的渔船近两天陆续归港。9月4日,记者在泽库镇长会口码头了解到,此次出海捕获量只有往年的七成,海鱼个头也不及往年,撒网收获的多是海蜇。市场消化量较去年也大幅下降,这导致海鱼的收购价格下挫,小型渔船船主对开海捕鱼热情降低,纷纷推迟出海时间或者转产转业。
多数船主不赚钱
9月4日7时许,船主王春华的一对80马力的渔船在长会口码头靠岸,他正在指挥工人搬运海鱼。“9月1日出海,3天下了10次网,只打了4000来斤鱼。60多筐偏口鱼,其余30多筐全是安康鱼、小杂鱼等。”王春华告诉记者,下一次网打捞上来的海鱼只有500斤左右,其余全部是海蜇,渔网承重过大导致渔船桅杆断裂。
“这次出海是个赔本买卖。”王春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2400多斤偏口鱼卖1.5万元,1000多斤杂鱼卖1000多元,出海3天毛利1.6万元,扣除10个工人三天9000多块钱工资和1.2万余元油钱,这趟出去赔了5000元。
船主姜焕芝说,今年她的渔船收获的鲅鱼个头都不大,大多不足20厘米长,渔获量也不足往年的70%。“海里的资源越来越少,质量也越来越差。”姜焕芝说,由于鲅鱼个头小,收购商每斤出价只有两元,去年的小杂鱼每斤收购价为7元,今年则只有4元。“渔获量减少,批发价降低,但是雇工费用、油价却在攀升,出海越来越没赚头。”姜焕芝说,去年雇工日工资为200元,今年增加了100元,油价也由去年的每吨6000元增加到8000元,高昂的成本负担只能通过燃油补贴来缓解。
市场需求量降低
商贩侯超常年从事海鲜批发业务,今年的行情着实让他为难。“9月2日开始进货批发,3天进了2500多斤鱼,现在还剩100多斤鱼没批发出去。”通常情况下,渔获量减少带来的是供不应求的局面,但是今年反而难觅买主。侯超告诉记者,往年行情好时,他每天从码头购买七八千斤鱼到青岛、烟台等地批发,不到一天便售罄,本地批发量每天也能达到1000多斤。今年到港的海鱼数量少了,品相也不及以前,每天一车都拉不满,到青岛还不够来回油钱,现在他每次进货两三千斤,主要给河南水产市场供货。
记者获悉,由于文登海产品加工对外出口份额比重较大,目前出口量缩减,导致本地冷藏加工企业存货积压,从而影响了对新鲜海鱼的消化量。威海市蓝色海域食品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统计,该企业采购量同比减少30%。
9月4日,在河南水产市场,小餐厅业主王先生在经常光顾的摊位上买了10斤小偏口鱼。“鲳鱼四五十块钱一斤,很少有顾客点,价格实惠的小偏口鱼油炸比较受欢迎。”王先生说,他一般根据每天的需用量采购,尽量不囤货。
小型船主忙转产
9月4日,泽库镇滩西头村船主丛永华忙着联系商贩出售貂皮。“貂皮卖完后我就收拾出海。”丛永华说。丛永华拥有一对40马力的渔船,由于海里资源越来越少,他去年开始投资养貂,今年他准备缩减招工人数,只雇两个人出海单船拖网捕鱼。丛永华介绍,此前每年春季出海80多天,休渔结束后一直作业到年底,大约作业120余天,但是由于近年来海洋渔业资源锐减,出海入不敷出,去年起船主纷纷选择春季趴窝。“以后看养貂的情况吧,但是出海实在是不赚钱,我以后还可能减少出海次数。”丛永华说,出海30多年,对于这个老本行实在难以割舍。
去年,泽库镇渔民王新祝将一对40马力的渔船转手后专心养貂。王新祝告诉记者:“两三年前开海时,加一次冰不到3天就用完了,现在10天也用不完,捕捞量越来越少,现在的航次间隔时间也由3天左右延长到10天左右。这几年,近海渔业资源就更少了,大船还能往远洋跑,我们这种小马力渔船只能在近海转悠,出去一趟赶上渔汛不好,只能赔钱。”
泽库镇滩西头村渔船数量由2003年的60多对减少至10多对,全市渔船保有量由1000余艘减至600余艘。
海洋渔业资源数量日益缩减,多数渔民将船转手后纷纷进入养貂行业。目前,泽库镇养貂行业发展迅猛,逐步成为水貂重要养殖区。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海洋捕捞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