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去年我市水产加工业实现产值150.3亿元,同比增长14.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9.8%。尽管滞后于整个工业25.2%的发展速度,但仍是我市工业的第一大支柱产业。
运行呈现新特点
分析去年我市水产加工业运行情况,主要有以下特点:
区域发展不平衡,两县水产加工业增长快。普陀、定海两区由于水产加工业原先基数较大,增长乏力,两区去年累计分别增长12.24%和11.10%,大大低于其快速增长的工业发展速度。而岱山和嵊泗两县一改往年水产加工业发展不快的局面,去年分别实现产值10.47亿元和9.57亿元,同比增长27.7%和23%,显示出我市水产区域特色发展潜力。
精深加工比例稳步提高,产品结构走向多元化。去年水产品精深加工实现产值近60亿元,占全市水产加工产值比重近40%,比上年提高3个百分点。精深加工产品结构有了较大的变化,生产即食休闲食品、模拟食品、海鲜配菜等产品的企业越来越多,海洋药物和海洋生化生产规模也逐渐扩大,而且发展势头较强劲。如以生产休闲食品和模拟食品为主的兴业公司实现产值10.33亿元,同比增长35.83%;以做海鲜配菜为主的宝发水产实现产值1.13亿元,同比增长32.37%。海氏集团开始试生产海洋肽系列产品,产品附加值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给企业带来了良好效益。
品牌建设初显成效,中国名牌取得零的突破。去年,兴业公司的鱼糜制品获得我市第一个水产品中国名牌称号,此外,全市还有省级名牌25个、市级名牌19个,是全省省级水产品名牌最多的市。
面对严峻出口形势,出口和加工贸易稳步增长。去年国际市场仍是我市大部分水产企业的主攻方向,全市出口创汇6.38亿美元,同比增长4.7%。一些企业开始通过发展来料进料加工以弥补本地资源的不足,水产加工贸易开始稳步增长,全市实现产值0.89亿美元,同比增长3.8%。
龙头企业培育作用明显,企业规模效益突出。去年我市共有产值上亿元水产企业32家,比上年增加1家,其中上10亿元的2家,分别是港明公司和兴业公司,其中前者实现产值14.4亿元。19家水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全年实现产值82.75亿元,占全市水产工业总产值的55.06%,精深加工产值41亿元左右,占全市精深加工产值的68.33%。
运行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当前,我市水产加工业运行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包括国际贸易壁垒增多,对我市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水产加工业投资不足,整个产业缺乏快速发展后劲;外贸依赖性较强,内贸市场开拓不够;原料不足,精深加工程度尚不高。
市经贸委有关负责人认为,我市水产加工业要在未来取得更大的发展,需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水产品精深加工的档次,拉长产业链;要鼓励和支持企业实现战略性调整和改组,加快企业优胜劣汰和联合重组,提高水产加工业整体竞争水平;要大力发展海洋药物和海洋生化,提高整个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综合研发能力,开辟水产加工业的发展新途径;要利用现有的品牌优势,打造更多的国家级、省级名牌水产品和名牌水产品加工企业,改变目前比较单一的贸易形式,积极拓宽国内市场,坚持国内外贸易并举发展。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