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通常寄生于牡蛎等贝类中的诺瓦克病毒,近两周内酿成日本25年来最严重的一次传染性胃肠炎疫情,导致数万人感染,重者死亡,我国广东南海多名村民日前也患上该病毒引起的腹泻。记者昨天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获悉,有关部门将按照国际惯例,于今年正式启动贝类产品监控和养殖海区划分计划,这意味着今后消费者将吃到经严格净化程序的贝类海鲜。
贝类总是把它们的两只软体“足”伸出壳外,把海水一吸一吐,同时吃进藻类等食物,每天吞吐水量达数十升到上百升。在这种滤食方式下,贝壳们会把好东西、脏东西一起吃下去,由于其自身耐受性较强,体内往往富集有害物质几十到几百倍含量。此外,贝类相比鱼类,是“定居”动物,就算某海区受到生物或人为污染,它们也原地照吃不误。
东海水产研究所乔庆林研究员介绍,目前发现的贝毒素多达数十种,大量贝毒素尚无法检出。其中,4种主要贝毒素已有相应检测标准和手段。当贝类遭遇一些有毒藻类大量繁殖而产生的赤潮,如贝类滤食亚历山大藻会积累一种麻痹性生物毒素,食用这些贝类会嘴唇发麻,其它还有腹泻性、神经性、健忘性毒素等,有的毒性甚至是砒霜的350倍。另外,细菌等微生物以及重金属元素等都会污染贝类,造成食品安全事件。
为此,欧盟自上世纪90年代起便统一标准,将贝类生产海区分为三类,一类海区养殖的贝产品可直接食用,二类海区产品须净化后食用,三类则不宜产贝。同时,欧洲沿海各国建起大量贝类净化厂,仅年产25万吨贝类的西班牙就有60多座国家级净化厂。目前,我国贝类年产量高达1200多万吨。在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下,长三角及青岛、厦门等地也已建立数家贝类净化厂,但年净化规模尚只有几百万吨,主要用于出口。
据悉,依托该所的农业部水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正积极准备贝类净化标准制订工作。中心副主任蔡友琼介绍,目前净化的贝类涵盖扇贝、蛏子、花蛤、文蛤、青蛤、牡蛎等十多种,具体净化指标参照国际同业,严格量化监控。如贝类所含大肠菌群数量,一类海区中每百克产品不超过300个,如大于6000个则划为三类海区,菌群爆发时还将封闭海区,警戒解除方可捕捞。在该所研建的贝类净化厂,即使每百克含10万个大肠菌群的贝类,经24小时净化后也可降至300个以下,出厂前还可控制在30至40个,以预防食用前菌群增殖。
专家表示,今后贝类上市可能实行准入和标签制度,明示出产海区,是否经过净化,让消费者吃个明白、吃个放心。如需要也可在家中放水自净,但循环水量和容器应足够大,否则贝类吸氧吸水不充分,反而不利其吐故纳新。
南方渔网编辑:张弘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