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随身携带上万鱼苗 建设鱼塘培养工人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友谊十分深厚,中国对阿援助也很多。外交部解密的资料显示,1959年中国曾派出专家组帮助阿尔巴尼亚发展渔业。
苏联人截下部分鱼苗
阿尔巴尼亚国内河流纵横,拥有大小湖泊300多个,水源较多,气候温暖,为渔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但由于传统渔业底子差,渔业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匮乏。
1959年4月,阿劳动党代表团访华时,请求中国派养鱼专家赴阿帮助他们养鱼,中国政府答应了这一请求。接着,相关部门派出养鱼专家冯阿兰、丁志荣、孙庆祝以及俄文翻译李善勋前往。
6月27日,4人乘坐图—107由北京飞往莫斯科,30日从莫斯科转飞开罗,几经辗转到了阿尔巴尼亚。
中国有句古话,叫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4名专家当时携带了3.5万尾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鱼苗前往。经过莫斯科时,苏联一位老大哥见到活蹦乱跳的鱼苗,开始动了心,想要一些。后经我驻苏使馆同意,专家组分给了苏联一部分。这样,到阿尔巴尼亚时,剩下的鱼苗约有3万尾。
鱼苗养在喷水池里
专家到达阿尔巴尼亚后,立即与阿方渔业试验站讨论和制定工作计划,包括养好中国鱼种、建立养殖场、帮助阿方合作社养鱼等。
由于阿尔巴尼亚过去养鱼并无基础,根本没有像样的池塘,运来的鱼苗只好暂时养在中国驻阿使馆的喷水池内。
几天后,专家组在斯匹达尔合作社内找到了一口不大的天然池塘,经加工后,勉强可以使用。从7月3日开始,鱼苗在这个小塘内生活了40多天。但由于水少鱼多,鱼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7月29日,在中国专家的指导下,在原先的小塘旁边又开辟了一个新塘。到12月,一切安定之后,这批鱼苗开始在各个养殖场分养,萨兰达养殖场一次就分得10062尾,成活率高达98%。
中国专家在安置鱼苗的同时,也在阿全国各地考察,为建立渔业基地寻找合适地点。在阿方养鱼工程师的配合下,最后确定在萨兰达地区建立渔业基地。按照规划,阿方将在5公顷的土地上挖掘9个池塘,其中有4个育肥池、3个卵孵化池、1个鱼苗池和1个防疫池。
培养一批养鱼工人
在建立渔业基地的同时,中国专家还奔赴阿合作社,向社员传授养鱼经验。9月1日-2日,专家在都拉斯区与各区区委书记、合作社社长、社员共30人举行座谈会。专家们做了充分准备,他们绘制池塘构建图,编写有关养鱼资料。
后来,中国专家又向都拉斯区的合作社赠送了养鱼工具图以及中国鱼的生理学特性、鱼病防治、中国鱼的饲养方法等方面的资料。中国专家还在该区培养了不少养鱼工人。
此后,专家们又到斯库台、布什尼、莱希、员拉特、费里、都拉斯等6个区的合作社帮忙。
为了培养当地合作社的养鱼兴趣,提高他们的养鱼信心以及熟悉养鱼的各种操作,专家们有计划地把中国鱼种提供给各个合作社分养。12月2日,斯库台地区的合作社得到了694尾中国鱼苗。
到1959年12月工作结束,中国专家不仅向阿方人员传授了养鱼经验,还帮助阿方3个合作社建立了产卵、鱼苗塘,养殖了中国鱼苗,并培养了众多渔业工人,这些给阿方的养鱼事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