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继多宝鱼孔雀石绿事件之后,水产品消费安全成为广大消费者关心的焦点,因为水产品消费安全并不象其它固体包装物一样可追溯,鲜活的鱼放在水缸里游来游去,从外表上很难辨认,特别是它不象固体食品可以直查出厂日期、产地,配方标准,条形码等可辨认真假的标识,如何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如何吃到放心的水产品,成为大家争相议论的主题。
依据目前水产业态的存在环境及形势,水产品的消费安全问题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水产品消费安全不同于其它食品,要做到保障消费安全,主要还必须依靠企业自律,从源头抓起,以养殖户为主,突出生产环节的安全健康,至于流通环节的监控手段,目前国内还没有成功的例子可以参考,其它省份进行的在鱼身上捆条形码的做法效果也不理想,达不到保证水产品安全的目标,只有从生产养殖环节入手,建立专业流通渠道,这样才能保证水产品的消费安全。
为了更好的了解水产品安全检测的相关问题,我们走访了广东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这个经全国农业产业化联席会议认定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领导谈了几点看法。
一、 水产品检测科技有待创新
水产品消费安全问题之所以很难解决,主要源于水产检测技术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现场及时检测水产品安全的仪器,一般情况下都需要六天时间。果蔬类农产品可以现抽现检出结果,活鱼类水产品要通过取样,切块分装,特别是孔雀绿的检测,其含量浓度是十亿分之一,因浓度较低,国际上还没有定性的专用试纸,不象果蔬类可直接用试纸检测。
如果没有现抽现检的仪器,是不是没法控制水产品消费安全呢?据介绍,目前国际上有一种条形码植入技术,给每条鱼植入一条芯片,用专业扫描器一扫就能辨出鱼的真伪,并且在国际水产专业网上也可查询,但这种技术目前仅用于高档鱼使用,对于售价才十元左右的鱼就缺乏可操作性。
像其它省份推出的鱼类身份证方式,其实也存在很多漏洞,鲜鱼的消费安全只有从源头做起,从种苗起步,从饲料的喂养抓起,真正做到绿色食品,安全放心,打造农业名牌,走品牌培育路线,才能保障水产品的生产安全。
水产品生产环节控制住了,市场流通环节上唯有设置专柜销售才能保障水产品的消费安全,但专柜销售建立还需要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才能做到。
二、 水产品安全重在企业自律
水产品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目前主要靠企业自律,水产品的生产环节多、时间长,各阶段涉及的人员也多,因此很难监控,即使抽检也只是阶段性的质量反映。必须靠企业完全自律,以品牌销售的方式从生产到销售一条龙服务,保证质量,保障安全,到了消费者手中还能捏住一个消费凭证,以便发现质量问题后有据可查。
此外,国家有关部门对水产品安全非常重视,例如对有绿色食品认证的水产品,就采取省份交叉抽查的形式在开展工作,广东省的有绿色食品认证的水产品就由外省来抽查,实行规范操作,一个项目不合格,或者某个指标超标,就取消认证,另外,出口的水产品必须有检验报告,这些都是政府部门监控水产品质量安全行之有效的一些措施,政府加强监控,就能促进企业自律。
三、打造服务品牌成为终端良药
水产生产环节安全保证了,流通环节的监控也是重中之重的难题,水出公司近两年正全力建立一套水产品的可追溯体系,运用终端可触摸屏设立产品质量查询系统,让消费者清晰查询产品的产地、种苗、饲料、产品检测结果,就是可追溯体系在流通终端的体现,第一个试点——“溢鲜”农产品品牌店现正在中山市华柏市场紧锣密鼓地装修中,计划在2007年农历年前投入使用。“溢鲜”农产品品牌店专营有品牌的、可追溯的农产品,除了在肉菜市场设店外,下一步将进入超市。
水产品安全消费确实是一个大难题,因其业态存在一定特殊性,保障水产品安全方面国际上又没有成功先例,然而,中山水出公司以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为己任的精神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尽管不是十分完善,但只要有探索,就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