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南方渔网特别报道:记者从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截止2006年12月,汕尾市共有陆地池工厂化鲍鱼养殖场49座,28万立方米水体,年产成品鲍鱼1000吨左右,约占全国鲍鱼产量的1/3。正常生产年培育鲍苗8500-15000万粒。
因地制宜,发挥优势
汕尾市工厂化养鲍始于1993年。早在1992年下半年,汕尾市就提出要“耕海牧渔、借水致富”,搞好汕尾特色经济的号召,并选定了以“两鱼”(鲍鱼和甲鱼简称)养殖为发展海洋经济的突破口。
据汕尾市海洋与渔业局技术中心站站长刘楚斌介绍,当地发展鲍鱼养殖具有良好的优势,首先是具有优越的地理环境,汕尾地处粤东沿海,海域辽阔,其中10米等深线内可供海水养殖的浅海滩涂、低洼地有150万亩,目前利用率仍较低。水质较好,盐度、水温适宜,不用人工加温也可缩短生产周期,无论发展陆地工厂化养鲍还是海区箱(笼)式养鲍,或是岩礁区地播式养鲍,都具有独天得厚的优势。
其次,通过多年来的摸索,鲍鱼养殖技术已经较为先进。除此外,大量自然生长及人工培植的江蓠为鲍鱼养殖提供了充足的饲料供应。
除了养殖,鲍鱼产品销售市场广阔,市场价格高。各方面的优势使鲍鱼养殖业成为汕尾市发展经济新的增长点。
虽然汕尾市的鲍鱼养殖业规模较大,但曾经也经历过低潮。汕尾城区水产养殖股股长刘雪蜂介绍说,城区的十几家鲍鱼养殖场在2001年底时暴发过一次冷水性细菌病,由于水温低,细菌繁殖快,使当年的鲍鱼养殖几乎全军覆没。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由于没再有这种病害的发生,各鲍鱼场才逐渐又有了起色。“虽然近几年没再有这种病害发生,但到目前为止,仍无针对该病的有效解决措施。”刘股长不无担忧地说。
种质退化,病害较多
九孔杂色鲍因适宜南方气候而成为广东省的主要鲍鱼养殖品种,但近年来的实际养殖效果却不尽如人意:育苗成活率低,养成又病害发生率高。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汕尾的鲍鱼养殖户们。
城区捷胜镇是汕尾市有名的鲍鱼养殖基地,丰胜鲍鱼场是捷胜镇众多鲍鱼养殖场之一。据该场老板邓丰胜介绍,他养鲍鱼已经有了10来年的历史,现有200多个池子(包括养成池和育苗池),一个池子20立方米水体,总的养殖水体有4000多立方米。2000年开始做鲍鱼苗,但做得并不成功。由于出苗量越来越少,连自有的养成池需要的两三百万粒苗都供应不够,还要到外面去买苗回来养。
但育苗并不是一直都培不出来,也有好的时候,“几年前还有多余的苗卖向市场呢。”邓丰胜解释说,“只是近两年来鲍鱼苗越来越难做,出苗率低,病害又多,估计与附近海域水质恶化有关。”
关于鲍鱼养成,邓老板对九孔杂色鲍似乎并不太看好。“由于九孔杂色鲍已经在广东养了多年,种质退化在所难免。这从养殖过程的难度可以表现出来。”邓老板解释说,首先是病害问题,现在养成时期的病害比以前多多了。其次是养殖周期,正常来说,8-10个月的鲍鱼养成周期,现在至少要延长半个月。这些存在的问题不但增加了养殖成本,还加大了养殖风险。
“虽然目前80多元一斤的销售价格让养殖九孔鲍仍有利可图,但与前几年相比较而言,风险还是明显增大了。我现在正在尝试皱纹盘鲍养殖,如果可以的话,就把它作为九孔鲍的替代品种了。”
行家看好皱纹盘鲍
从养殖周期看,皱纹盘鲍因为上市个体要求在20只/斤以内,比九孔鲍30只/斤的上市规格大,所以养殖周期也要长些。“实际二者生长速度差不多。”但在邓老板看来,养皱纹盘鲍比九孔鲍更有优势。首先,皱纹盘鲍的销售价格更贵,目前一斤售价超过100元,高过九孔鲍80多元/斤的价格。其次,皱纹盘鲍养殖历史还不长,种质退化还没那么严重,所以养成过程中病害较少。养皱纹盘鲍的关键技术在于控制水温。该如何控制好水温呢?邓老板认为这是属于他的机密。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