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6日,黄沙水产市场内4 家“缺斤短两”的档口被停业整顿
关于广州黄沙水产交易市场“讹秤” 的系列报道引起广泛关注,16 日,该市场所属的广州港集团相关负责人约见羊城晚报记者,感谢媒体对水产行业进行的监督,并表示“不诚信企业将无法在场内立足”。 涉事商户被停业整顿 16 日下午, 记者回访黄沙水产市场,多个档口的档主坦承,本报相关报道已对市场的生意形成一定影响, “这几天很多客人自带弹簧秤过来。”商户们另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是,连日来,场内的“制服大盖帽”多了很多。记者了解到,荔湾区以最短的时间成立了以副区长江智涛为首的工作小组,包括工商、质监等多个部门都进行了实地监督。据商户介绍,连日来,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已在现场召开了多个会议,宣传资料也不断派发到各个摊位上。 被本报点名的4 家摊档则被市场直接亮出“红牌”, 给予停业整顿3 天并处1000 元罚款的处罚。 “1000 元不算什么,停业一天的损失可以过万! ”有商户觉得这样的处罚令人“同情”。但也有店主认为,涉事商户的行为败坏了市场信誉,理当重罚。 广播通报“讹秤”摊贩 记者了解到,黄沙水产市场大致分属四家企业,其中规模最大的是广州港集团下属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及与之相邻的粤恒丰水产交易市场。 16 日,广州港集团以及黄沙水产交易市场主要负责人约见本报记者,该市场总经理许晓帆介绍,本报披露相关问题后,市场立即派员进行调查,确认情况属实后立即对相关档口作出处理。场方当天就成立了工作小组对事件进行跟踪处理。 据介绍,报道涉及的两个摊档的行为都将被记录在案,其中“昌泰泽利”由于在2009 年也有一次投诉,根据市场规定,“如有再犯将被驱逐出场,不得在此经营。”许晓帆还表示,将认真考虑短期内提高1000元的罚款上限。 另据介绍,黄沙水产市场将从3 个方面对计量器具进行整顿,包括配备、维修和检定,市场将安排工作人员每天进行抽检。场内还将同步启动电子屏幕和广播设备,向顾客通报“讹秤”摊贩,“让缺乏诚信的企业无立足之地。” 记者观察 处罚并非目的重在惩前毖后 黄沙水产市场四家“讹秤”商户被处罚,其实是替行业“受过”。他们被处罚不应仅是一个结果,而应该是水产销售行业反思的开始。 作为全国三大水产品批发市场之一的黄沙水产交易市场, 目前已经有400 多个经营商户,行内笑称“丛桂路上(黄沙水产市场门前主要道路)塞一塞,珠三角海鲜价格跳一跳”。拥有如此规模和影响力的专业市场,理应是相应行业的“道德标杆”。对于已经出现的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和市场管理者都表达了惩前毖后、绝不手软的态度,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行动,让人们多少看到了“重塑形象、重拾信心”的希望。 本报将继续关注相关整改措施的落实和这个行业的诚信状况, 而不仅仅是在“3·15”这个特殊时段。 |
发表评论 |
咨询:0779-2029779
随时,随地,伴你身边!
图文推荐
最新经营管理
今日要闻
热点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