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 近年来泥鳅价格不断攀升,泥鳅养殖逐渐成为了一个新的水产养殖热点。泥鳅养殖模式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精养和混养。池塘养殖泥鳅是最早为养殖户接受的模式,目前也是养殖面积最大的;混养模式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池塘里混养泥鳅和其他品种,另一种是稻鳅混养,后者目前的发展势头非常好。
浙江横源泥鳅养殖基地潘先生告诉中国水产养殖网记者,稻田里养殖泥鳅的效益很好,具体的操作方法也比较简单,一般可以选择水质清新无污染,水量充沛,排灌方便,田埂坚实不漏水,面积2—10亩,以保持一定水位的较低洼稻田,粘性土质为好,在稻田四面挖一条浅沟,稻田开始蓄水的同时投放泥鳅苗,过几天早稻开始插秧,直到到水稻收割,天气好时每日投喂饵料,天气不好时隔一天投喂一次饵料,水稻收割前一个月可以用泥鳅笼捕捉泥鳅上市,也可以选择放干水稻田的水,集中捕捞泥鳅。目前稻鳅混养主要集中的重庆地区大面积推广,浙江省作为泥鳅养殖的新兴地区,通过一些大型养殖基地的带动,稻鳅混养也逐步为养殖户接受。
潘先生介绍,泥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温水性底层小型鱼类,具有适温范围广、耐低氧和杂食性等待点。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有相当高的营养及药用价值,这是众所周知的。现在泥鳅的整体市场价格都不错,稻鳅混养模式种出来的大米市场价格也比一般的大米要高。
稻鳅混养作为一个大有推广价值的模式,具体来说,首先,泥鳅能充分摄取水中的适用饲料和杂草,少投入饲料,节省喂养泥鳅的饲料成本;其次水稻能吸收鱼类的排泄物补充所需肥料,有利于泥鳅的生长;第三,泥鳅在稻田浅水处上下游动,能促进水层对流、物质交换,特别是能增加底层水的溶氧量;第四,泥鳅新陈代谢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水稻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营养 物,是合理有效的生态循环;第五,泥鳅具有在水底泥中寻找底栖生物的习性,其觅食过程可起到松土作用,从而促进水稻根部微生物活动,使水稻分枝根加速形成,壮根促长;第六,稻鳅混养,不用另开鱼池,节地节水,是保护环境,发展经济的可选方式之一。
潘先生一再强调,他们推广的稻鳅混养坚持不施农药、化肥,多用动物粪便发酵而来的有机肥,种出的水稻才是绿色的,养出的泥鳅才是生态的,目前周边已经有几百亩的稻田都加入到了稻鳅混养的行列。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