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南方渔网特别报道:几十年来我国水产业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水产新品种,罗非鱼可以说是其中最成功的一个。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国通过30多年的引进和推广,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罗非鱼生产国和出口国,罗非鱼也成为了我国水产养殖六大当家品种中的惟一的一个引进品种(另五个分别为:对虾、鳗鱼、大黄鱼、贝类、河蟹,均为国产品种)。1995年到2005年十年间我国罗非鱼产量从30万吨增加到97.8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近15%。2004年我国罗非鱼产量89.7万吨,占当年世界罗非鱼产量207万吨中的42%,同样是2004年,我国罗非鱼出口量为8.7万吨,占到当年全球罗非鱼贸易量13万吨中的66.9%。2006年,罗非鱼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产量预计为107万吨,同比增长10%;出口量预计为12.84万吨,同比增长20%(2005年我国罗非鱼出口量为10.7万吨)。作为一个外来户,罗非鱼在中国过起了幸福的生活,成为了我国水产业中的优势品种,我国目前有31个省、市、区均有不同规模的养殖,南方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地区还因它提出了“一条鱼工程”。
作为引进品种,罗非鱼所以能够在我国取得如此大的成功,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一、有广泛的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在全球淡水鱼贸易中,罗非鱼占第三位,仅次于鲑鱼和鳟鱼,罗非鱼作为传统白鱼肉的代替品,国际市场对其需求在不断增大。
国内市场方面,罗非鱼消费正在逐年增加,这并不是偶然的,因为罗非鱼的产销都符合中国国情。以2004年为例,我国共生产罗非鱼89.7万吨,出口原料鱼16.5万吨(计算方式为以当年罗非鱼产品8.7万吨作为基础数字,按照业内比例还原而成),这就意味着国内市场消费了73.2万吨的罗非鱼,出口量仅占当年我国罗非鱼总产量的18.4%,国内的消费量达到了81.6%。
二、养殖技术成熟、简易、可控,适宜区域广泛。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罗非鱼就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荐的适宜养殖鱼类之一,因其养殖技术容易掌握且产品口感适宜,因此世界各国都相继引进并试养,目前世界上有85个国家和地区在养殖罗非鱼。我国的罗非鱼于1973年引种并试养,目前已经推广到全国31个省、市、区。
经过30多年发展,我国的罗非鱼养殖技术已相当成熟,可概括为产量可控,单产可控。可以说,中国是当今世界上罗非鱼养殖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已经形成了池塘养殖、工厂化养殖、大中型水域网箱养殖等多种养殖模式,单养与混养共同发展。
三、产业链逐渐形成,养殖区域集中,加工布局集中。随着罗非鱼及其加工产品市场的发展,我国的罗非鱼养殖业发展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在不到5年时间内,全国就建起了罗非鱼加工厂30多家,年加工生产能力超过50万吨原料鱼。而且这些加工厂家主要都集中在广东、海南、广西、福建、江西等罗非鱼主要养殖省份,从而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从亲苗选育、种苗繁殖、饲料加工、养殖生产到加工出口的产业布局区域。
罗非鱼作为引进品种成功的例子,其成功的原因值得我们探究和总结。最主要的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点:即产品要具备广泛的市场需求,养殖技术完善成熟且易于掌握,其他相关配套产业也要完善或具备完善发展的条件。
虽然目前我国罗非鱼产业还存在一些不足,还远未达到尽善尽美,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罗非鱼养殖业仍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其发展潜力主要来自于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当前全球性海洋捕捞渔业资源正在衰退,而国际市场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却不断增大,由于罗非鱼养殖生产技术相对容易掌握,加上罗非鱼的贸易发展状况良好,因此可以肯定近期内罗非鱼养殖业仍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次,罗非鱼又被称为“白色三文鱼”,近年来已被视为传统白鱼肉的代替品,并正在受到欧美市场的青睐,国际市场对罗非鱼的消费需求会继续增长。最后,罗非鱼的养殖和生产受到劳动力成本的影响,因此将来的罗非鱼主要生产国家和地区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
罗非鱼可以说是我国水产品引进品种中的状元,并且在国际国内市场中都受到青睐,尤其是近十年来,罗非鱼在中国的生活可谓是越来越幸福,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幸福的状态将会继续下去。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