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昨日,贵阳市、南明区农业局开始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抽检。检查者在首日对部分水产批发市场的抽检中发现,最近在上海、香港等地相继被检出问题的“桂鱼”、“老虎斑”在贵阳市场销售状况明显受到影响,而“多宝鱼”已不见踪迹。
新路口水产批发市场是贵阳市较大的水产品批发市场之一,也是“多宝鱼”、“桂鱼”、“老虎斑”的重要批发地。因此,检查组将其定为抽检的第一站。“我们已经没有‘多宝鱼’卖了……”面对检查组的询问,水产批发商们表示,受上海“多宝鱼事件”的影响,贵阳市民对食用“多宝鱼”产生了一定的恐惧感,即使“多宝鱼”的销售价格急剧下滑,也无人问津。
同时,“桂鱼”、“老虎斑”在这里也是惨淡经营。
据市农业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起初确定的抽检对象为“多宝鱼”、“桂鱼”、“老虎斑”。但由于市场已没有“多宝鱼”销售,而“左口鱼”跟“多宝鱼”又十分相似,很有可能被市民误认为“多宝鱼”,所以检查组临时将抽检对象改成了“左口鱼”(又名比目鱼)、“桂鱼”、“老虎斑”三个品种。抽检的样品将送至贵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进行检测。抽检结果将在下周对市民公布。
据悉,此次执法检查将持续3个月。期间,执法人员将对水产品交易码头、水产集贸市场、水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酒店、宾馆等地销售的水产品进行质量抽查,并实行台账制度,一旦发现有质量问题的水产品将予以没收,并就地销毁。同时,执法人员还将对无公害基地、重点水产养殖场(点)进行检查,抽检常规养殖品质及名特优水产品种药物残留,坚决杜绝使用“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类等违禁药物。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