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近年来,广东茂名市的水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逐渐形成一个集冷冻品、干制品,鱼糜及其制品、鱼罐头、熟食品、薰腌制品、鱼粉、动物蛋白饲料、医药化工及保健品等系列产品的加工体系。目前,全市水产品加工企业174个,年加工能力约48万吨,去年产值近30亿元。
壮大企业规模,成立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茂名市积极引导水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不断壮大企业规模,使水产品由一个“水产原料供应商”向“现代水产深加工企业”转变,成功使我市多家水产品加工企业通过HACCP认证和获准对欧盟及俄罗斯出口注册,突破了出口瓶颈,一改茂名水产品辗转多番才能绕道出口的尴尬。其中茂名市长兴食品有限公司、茂名加力食品有限公司均通过HACCP 认证和获准对俄罗斯出口注册,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今年随着茂名晟兴食品有限公司、茂名新洲海产有限公司、化州新海水产有限公司、茂名海亿食品有限公司和高州宝通食品有限公司相继投产,我市新增罗非鱼切片加工能力为9万吨/年,出口罗非鱼10946.7吨,3947.8万美元,跃居全省水产品出口第九位。另一方面,引导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社,通过行业自律,确保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优质安全的原料,促使加工企业与养殖户形成“双赢”格局。为有效应对罗非鱼出口市场,保证 产品质量。近几年,我市加工厂和部分养殖户成立了高州市长兴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茂南区海名威养殖专业合作社、化州市杨梅镇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养殖户的自律行为,有效地推行健康和无公害养殖,确保了水产品质量安全。如高州市长兴罗非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82户,养殖面积2万多亩,全部实行健康养殖模式,至今已向长兴罗非鱼切片加工厂提供近万吨健康优质的罗非鱼产品,社员增加收入达200多万元。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水产品加工行业良性发展
近几年,茂名市水产部门积极争取省、市财政、银信部门的支持,在科技招标项目、转产专业项目、农业贷款项目上,扶持水产品加工企业。先后有长兴食品有限公司、佳辉食品有限公司,怡和冷冻食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获得省、市科技项目和转产转业项目资金350万元,获得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贷款近亿元,有效促进了我市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出口创汇能力。与此同时,邀请海关对我市水产品加工企业进行调研,积极帮助企业明确水产品制品的正确归类,原归入初级产品享受出口增值税退税5%的水产品,纠正归入为享受出口增值税退税13%的深加工产品,退税率增加了8%,有效推动了我市水产品加工出口行业的发展。
多渠道多形式拓宽水产品流通领域
茂名市组织水产品加工厂家参加在广州、湛江等地举办的农业食品等多种博览会,使企业产品通过展览会这个平台,广招客商,拉动了产品的出口外销。加强与相关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社的沟通联系,引导和培育了一支强有力的流通队伍。他们遍布全国、信息灵通、市场渠道多,不但将本地的水产品销往各地,而且还到外地采购水产品回来加工,再销出去。简化水产品检疫程序,在收购旺季,委派检疫人员到冷库、站场对水产品、运输车辆进行检疫消毒,确保我市北运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受到了厂家和经销单位的欢迎和赞誉。
抓好产品质量安全监控关
茂名市水产管理部门建立了以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的服务、管理、监督、处罚应急“五位一体”的工作机制。运用多种手段对水产品质量安全进行监控监测。主要是在对虾、罗非鱼主产区建立了多个生态环境和疫病监测点,对养殖水产品定期进行抽检,及时公布养殖环境、疫病和产品质量动态变化,从源头上把好产品质量关;抓好“三类基地”的建设,有效实施名牌战略。目前,我市有6家养殖企业成为农业部认定的健康养殖示范场。有45家水产养殖企业获得省级无公害产地认定,认定面积达到42840亩。有36家水产养殖企业的43个产品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年总产量达到4万吨。有138家水产养殖单位被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登记备案,备案面积134396亩。有8家企业的12个水产品获得了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品种涵盖了罗非鱼和对虾的种苗和成品及加工产品。其中罗非鱼备案场88个,备案面积90771亩。对虾备案场50个,备案面积43625亩。有4家企业的6个水产品获得了省级名牌产品称号,品种涵盖了罗非鱼和对虾的种苗和成品。其中以“正金阳”牌南美白对虾(种苗和成品)荣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金阳热带海珍养殖有限公司,以“三高”牌罗非鱼(种苗和成品)荣获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带动周边农户进行健康养殖和标准化生产,有效地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困难和挑战
受欧美国家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的影响,水产品出口严重受阻。近年,美国、欧盟等国以保护环境和保证人民健康为理由,通过立法手段,制定发展中国家很难达到的强制性技术标准,限制商品进口,许多企业为了获得国外的“绿色通行证”,一方面要花费大量与生产无关的费用,另一方面还要支付不菲的认证申请费和标志使用费。水产出口龙头企业发展困难,做大做强受到资金瓶颈制约。许多企业存在融资困难,面对冲击,资金链容易断裂,对企业扩大化生产,提高产品质量受到很大影响。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快,企业利润更低,很多企业都在勉强维持,有的企业甚至破产。药物残留等质量问题一直困扰出口企业。一方面,为了加大检验检测力度,企业花巨资购置较为先进的检验检测设备,以应对越来越苛刻的检验标准。另一方面,一旦出现进口国以药残为由扣留水产,使出口企业不但货物积压,还要缴纳占地费。这些,都加重了企业负担,给企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出口加工企业遍存在原料收购难,优质安全的原料收购更难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规定,出口产品的水产养殖场,必须实行“一对一”政策。即只能把自己生产的产品卖给规定的唯一一家加工企业。由于我市出口备案场数量有限,且为几家加工企业垄断,致使许多加工企业收不到原料,甚至靠中间商或某些加工厂的转让才能收购到优质原料,造成企业成本增加,加工企业之间恶性竞争,不利于出口加工业的良性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