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索引
厦门推行净化贝上市近两个月以来,厦门水产集团陷入了两难局面:一方面,净化贝死亡率高,退货量大,企业几乎天天都在赔钱;另一方面,净化贝是政府治理餐桌污染的菜篮子工程。作为指定供应单位,面对这种亏损还必须继续坚持下去。
【尴尬遇冷】众多商家相继停售
从今年11月1日起,包括文蛤、油蛤、白蛏、花蛤、海蛏等5个品种的包装净化贝在厦门农贸市场和超市全面上市。厦门水产集团贝类净化中心和厦门浯江净化贝有限公司,成为有关部门指定承担此项工程的仅有两家企业。
然而,近两月的时间过去了,销售现状却让厦门水产集团贝类净化中心陷入了尴尬之中。昨日,记者从厦门天虹商场了解到,大约在一个月之前,天虹商场就不再销售经过包装的净化贝,只销售散装贝类海鲜。
在富山好又多生鲜区,现在仍在销售的净化贝只剩浯江牌的文蛤和花蛤两种,与其它同时上市的散装的文蛤、花蛤以及其它贝类食品相比,显得势单力薄。
在仙岳路的一家农贸市场,贝类海鲜摊的店家告诉记者,一个月前就不再销售净化贝了。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在厦门的多数农贸市场和部分超市里,均已经有一段时间没有销售净化贝了。
【商家诉苦】死亡率高只好停售
包装净化贝上市本是利民之举,缘何会遭到如此冷遇呢?
对此,厦门天虹商场水产区的一位人士称,经过密封包装的净化贝死亡率很高,长期以来消费者已经养成精挑鲜活贝类海鲜的习惯,对于窒息致死的净化贝自然不感兴趣。天虹商场在试销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后,由于销售不是太理想,每天的积压太多,无奈只好将净化贝停售了。
其它超市的说法也如出一辙。厦门好又多公关部的一位人士说,净化贝在好又多的销售量每天大约只有20盒,损耗率却高达5%-10%。净化贝藏在包装盒里面,深层里的海鲜是死是活不容易发现,散装贝类海鲜,死掉的可以挑出来,盒装净化贝发现死掉的就必须整盒丢掉。最糟糕的是,一些看起来全是活鲜的净化贝,消费者到家拆装后才发现有死的成份在内,拿到商场要求退换,消费者的不满,最后全部都得商家买单。
【水产集团】几乎天天都在亏损
根据厦门水产集团的净化贝销售策略,一般允许超市退货。由于死亡率很高,每天的退货量都不小,导致水产集团自推出净化贝以来几乎天天都在亏损。“现在,水产集团的净化贝只在少数管理较为规范的农贸市场和部分超市销售。”水产集团贝类净化中心的叶先生无奈地说。
“长此下来,企业根本承受不了这种亏损。”叶先生介绍:在没有真空包装之前,经过净化的贝类海鲜价格一般和散装品价格相差无几,但经过密封包装之后,由于增加了真空包装和包装袋的成本,净化贝价格就要比散装类高一些。
“让厦门水产集团进退两难的是,作为承担政府菜篮子工程的指定供应单位,面对这种亏损还必须继续坚持下去。”叶先生说。
不过,同样是承担净化贝供应任务的企业,厦门浯江净化贝有限公司的看法却和水产公司有所不同。
厦门浯江净化贝有限公司的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由于浯江的净化贝包装盒内带有水分,贝类一般可以存活3天,现在浯江净化贝做得不错,推出以来平均每天大约都能卖出1吨多。“至于这段时间市场销售总量不是太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个季节的文蛤和花蛤不是太肥,等到了合适的季节,销量应该就会出现回升。”这位负责人说。
南方渔网编辑:黄倩
免责声明:本文在于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本文不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并未经过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数据的准确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